第533章 戚金掛帥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仗劍至天涯字數:2131更新時間:24/06/26 15:23:09
朱由校比誰都要清楚,他接手的大明有着多少爛攤子,在看似安穩的背後,實則卻藏着太多的洶涌!
中樞朝堂層出不窮的風波,加之北疆邊陲動輒出現的邊患,這使得很多人的注意,都沒有聚焦在地方上,但是朱由校卻從沒有鬆懈過。
自明確天津開海通商,允許西夷海商停靠,朱由校就一直在解決一個問題,即大明暗藏的南北之爭!
這一情況可謂貫穿整個大明,哪怕形勢不知更改過多少次,不過有些本質是不會更替改變的。
利益啊,不知牽絆住多少人的心!
兩淮出現匪亂這等事,朱由校之所以叫朱由檢他們也來,就是想讓他們知道,真實的大明到底是怎樣的。
這可不是嘴上說的那樣。
更不是通過奏疏看到的。
真實的大明遠比世人想的要複雜,看似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模式下,實則在底下卻有着很多分歧。
中樞與地方間。
地方與地方間。
甚至是漢族與諸族間。
朱由校如果想逆轉大明國祚,再度實現大明的中興,那就要解決衆多的問題,這跟再打一遍天下沒什麼兩樣,甚至要比推翻重建更難!
“陛下,臣以爲兩淮匪亂一事,朝廷必須要表明態度。”
餘光在見到朱由檢他們走進殿內,王象乾思慮剎那,面朝天子作揖拜道:“臣以爲應譴派特命欽差,奉旨奔赴兩淮主持大局才行。”
“沒必要這般麻煩!!”
朱由校卻擺手道:“兩淮不是出現匪亂了嗎?好啊,那朕就譴派大軍去清剿,此事沒有解決前,朝廷斷然不會就此放過!”
事情鬧大了啊。
王象乾心下一緊,他最不願看到的一幕,到底還是發生了,倘若此消息真的傳開,只怕在朝野間掀起的風波必然不小。
畢竟兩淮牽扯到的地方太多了。
“陛下,當前建虜之叛,土司之叛都沒有結束。”
王象乾作揖再拜道:“且山東那邊,甚至是九邊,都有大軍駐紮屯駐,若是再譴派大軍去鎮壓,且不說對朝廷的負擔有多大,關鍵是中樞的……”
“這點卿家就不必操心了。”
朱由校卻道:“朕決意讓戚金掛帥,親率兩萬五軍營銳士,並節制勳衛,奔赴兩淮負責鎮壓匪亂。”
“大軍剿匪期間一應糧餉開支,皆由少府負責承擔,着天津、登萊有司配合海路運輸,朕倒要看看,兩淮能掀起怎樣的風浪!!”
不管兩淮匪亂的背後,到底摻雜怎樣的算計,朱由校的態度是明確的,誰要是敢在地方煽動暴亂,那只要抓住了,就不止是砍頭那樣簡單,包括他們的九族在內,全都要被逮捕才行。
朱由校御極登基到現在,一直圍繞的都是北地諸省在轉,甚至更多的時候,是在打造北直隸這一基本盤。
之所以這樣做。
是因爲朱由校清楚,大明倚重的東南諸省,治下藏着的雷太多了,與其過早的去觸碰的,導致各種問題集中爆發,倒不如先以穩爲主,給朝廷,給自己,都打造一個可以倚重的新區域再說。
這樣就算今後要清洗東南諸省,繼而引發地方上的動亂,那也不至於說徹底亂了陣腳啊。
即便是到現在,朱由校的這一想法也沒改變。
東南諸省,不是說清洗就清洗的。
畢竟頻生的災情,對於大明而言傷害太大,而他謀劃的北直隸基本盤,眼下還處在紮根發展階段,如果這個時候就選擇徹底撕破臉,那對大明的損失太大了。
不過不清洗,就代表着朱由校願意接受一些事情。
大層面的安穩,誰要是敢破壞,那朱由校肯定要出手干預的。
一直以來集中在中樞一帶的軍隊改革,朱由校就是爲應對這種情況而做的,沒有強軍作爲倚仗,那中樞的威儀如何能震懾四方?
“兩淮匪亂的事,你們適才也都聽到了。”
在王象乾等人走了以後,朱由校看向朱由檢他們,語氣平靜道:“這兩日,你們將此事的前因後果,心中是怎樣想的,就給朕怎樣寫下來。”
“還有,朕譴戚金率部奔赴兩淮剿匪,可能會出現哪些事端,也都給朕一一的寫出,這次考校朕很重視。”
“喏!”
衆人紛紛作揖應道。
統御國情如此複雜的大明,獨靠朱由校自己是不夠的,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有限,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紕漏。
所以朱由校需要很多人來輔佐他。
這些人,包括文官,包括武將,同樣也包括朱家人!
至少在朱由校看來,在一些領域之內,不能沒有王大臣的身影,過去那套體制,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地步了。
什麼事都倚重文官,這可不是個好苗頭。
沒有出臺損害他們利益的政策,那一切都好說。
可一旦出臺相應政策,損害到哪怕一部分利益,就會有衆多的反撲與算計,而大明已經經受不起這種內耗了!!
重文輕武,重武輕文,這都非長久之道。
唯有文武兼濟,方能解決實際。
在朱由檢他們還沒走之際,朱由校語氣冷冷道:“派人召戚金進宮,朕要就兩淮剿匪之事,與之進行商榷。”
“奴婢遵旨!”
劉若愚當即作揖應道。
新的事端又要發生了。
朱由檢、朱常?他們在聽到此言時,心底無不生出複雜的情緒,他們也都沒有想到,在金殿傳臚這等大喜事下,居然會出現這種變故。
爲何大明會有這麼多的問題啊?
此時此刻,朱由檢他們都生出一個想法,不知爲何,他們總覺得天啓二年來了後,很多事都發生變化了。
可是在此之前,朝廷明明已經解決很多問題了啊,爲什麼還會有這些事情發生呢?
“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而坐在寶座上的朱由校,看着朱由檢他們離去的背影,心底亦生出感慨,忍不住暗暗唏噓:“在前行的道路上,要是出現的挑戰或風波,不能得到有效解決的話,那大明分崩離析只怕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