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再出手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仗劍至天涯字數:2249更新時間:24/06/26 15:23:09
翌日。
乾清宮。
“今日召諸卿進宮,開這場御前廷議,就是想談談遼東的事。”
朱由校坐在寶座上,環視御前所聚諸臣,神情自若道:“自從遼左大捷結束後,遼局相較於從前,變得相對平穩不少,建虜的囂張氣焰被打壓下去,而據有司所呈情況,遼河套、科爾沁等地局勢變化很大。”
“儘管在此前一戰中,我朝雄師力挫進犯的建虜,不過在遼事方面依舊不能大意,針對遼東的一些安排,也要根據邊地實況進行調整。”
自從遼左大戰結束以來,圍繞遼東這片黑土地,不止大明在做相應調整,以梳理過往混亂秩序,清除部分積弊毒瘤,換取遼東全域的秩序安穩。
戰敗的建虜八旗同樣在動。
以努爾哈赤爲首的建虜高層,一直都在東奔西走,以確保進犯遼左遭遇戰敗,繼而滋生的不利影響能降到最低。
遼東這塊蘊藏無數可能的寶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大明與建虜角逐的要地,期間還摻雜有各部蒙韃,一方有所進展,則代表另一方必有所退!
朱由校從沒有想過放棄遼東,他不僅要以建虜作爲磨刀石,繼而不斷磨礪大明軍隊,更要將遼東治理發展起來,將遼東建設爲大明糧倉。
與此同時。
還要利用治下豐富礦藏,使遼東能逐步籌建起集約型手工製造業,爲今後橫掃東北亞全域,徹底征服漠南蒙韃諸部、藩屬朝鮮、倭島等地,奠定起極爲渾厚的根底。
不過想要實現這一戰略部署,前提條件是北直隸可以發展好,遼東可以實現糧食豐產。
唯有將上述做好走紮實,那北直隸的成功經驗,便可以迅速在遼東進行復刻,而遼東經過數載的人口積累,則能實現各領域產業的迅猛發展。
在此之前的遼東,要做的事情就很明確,除了戍遼各部展開常規作戰以外,遼東還要逐步釐清地方秩序,推行引水種稻,革新農耕技術,開採治下各類礦藏,積極建設對外海貿港口,逐步實現自給自足,同時接收關內破產羣體……
所以針對遼東的這場御前廷議,對於遼東的未來很重要,等到這場廷議結束後,所明遼東總督、遼東巡撫等地方職官,在天啓五年前都將不會調整,他們將會根據不同層面的需求,在各自職務上做好本職!
當然上述的很多想法與謀劃,朱由校都沒有講給中樞有司,多一人知曉,就將多一層變數。
諸如這等重要的戰略部署,就由朱由校這位大明天子,跟選定的遼東有司要員直接對接就好。
遼東必須要做到去繁從簡,不然誰都可以插手遼事遼局,那最後到底該聽誰的呢?
待在東暖閣的諸內閣大臣,還有吏部尚書崔景榮,在聽完天子所講以後,便拿到不少涉及遼東的奏疏和卷宗,這也讓衆人的心裏明白,針對遼東的一些調整,天子事先已做好各種準備了。
“臣以爲陛下說的沒錯。”
吏部尚書崔景榮放下所持奏疏,上前作揖拜道:“此前遼東局勢不穩,加之朝中所遇諸事衆多,以至在涉及遼事方面,沒有像以往那樣妥善解決。”
“而今情況卻有所不同,自遼左大捷以來,一向猖獗的建虜不敢輕易進犯,而遼東秩序也趨於平穩,臣以爲先前懸而未決之巡撫位,及遼東所缺諸職官,當儘早明確擬選,好叫遼東能更上一層,繼而相機鎮壓建虜叛亂,彰顯我朝天威!”
就你的嘴會講。
聽到崔景榮所言,一旁站着的孫如遊露出輕蔑神色,而在場的其他內閣大臣,則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說起來,以遼東巡撫爲首的諸多職官,直到現在都沒有進行增補,這跟朱由校有着直接關係。
原因很簡單。
朱由校寧願將這些位置空着,也不願叫一幫不懂軍政的庸才,去遼東這處特殊地域去禍害。
畢竟遼東能有當下之相對安穩,那是在遼左大戰之中,用無數健兒的命,無數健兒的血拼出來的。
朱由校不可能讓一些庸才,沒事便給熊廷弼搗亂,或者暗中行掣肘算計之舉。
這也就有了遼東諸多事宜,熊廷弼可直呈御前密奏,涉及遼事的諸多急報優先送至軍務院,而在軍務院沒特設之前,則優先送至上書房。
不過話又說回來,維穩遼東秩序,初篩遼東格局的應急期平穩度過,遼東想有新的發展和機遇,就必須要調整地方權力構架,單靠一個遼東經略府遠遠不夠!
“卿家所講正是朕之所慮。”
順着崔景榮的話,朱由校倚着軟墊,語氣平靜道:“鑑於這種特殊情況,朕有意改遼東經略爲總督,今後總督遼東戎政,全權負責平虜諸事,該職仍由熊廷弼親領,至於遼東巡撫一職,朕有意讓刑部直隸清吏司郎中洪承疇出任。”
“當初遼左局勢陡變,建虜八旗進犯之勢洶洶,洪承疇奉詔赴遼南,統籌遼前各項軍需轉運,雖未在前線指揮作戰,但卻在後方爲前線將士解決各項所需,這是立下功勞的。”
“當然,洪承疇出任遼東巡撫,朕覺得提督軍務就暫時不加了,畢竟其才能是有的,不過還是要……”
“陛下,臣以爲不妥。”
孫如遊皺眉上前,當即作揖拜道:“若是在遼東置總督,以總督遼東戎政,全權負責平虜諸事,則與薊遼總督存有衝突,這絕非是小事啊。”
“臣絕無反對熊廷弼之意,其先前在遼左所立功勳,朝野皆是知曉的,只是朝廷宗法禮制在這裏擺着,似這等要事斷不能這般模糊混淆。”
“再有,洪承疇先前是立下有功勳,可以刑部郎中超擢至遼東巡撫,即便暫不加提督軍務,恐也會引起不小爭議啊。”
“臣附議。”
“臣附議。”
朱國祚、何宗彥幾人先後站出附議。
眼前的這場御前廷議,看起來商榷的是遼東一地之事,不過期間也會牽扯到別的地方,首當其衝便是薊遼總督。
畢竟大明針對地方的某些職官,當初在設立時便存有一定問題,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加之某些區域的變幻,使得這些問題反倒被忽略了。
不過對於朱由校而言,他要着手解決這些問題,順帶釐清某些職權界限,不將這些隱患解決掉,那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
朱由校要的不是補補丁,而是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涉及地方的權力構架,必須要逐步進行調整,從而能實現精兵簡政之效,提高行政效率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