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鹽改受阻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仗劍至天涯字數:2109更新時間:24/06/26 15:23:09
    治理幅員遼闊的大明,沒有一樁事是小事,說什麼治國如烹小鮮,那只是嘴上講講,而在朱由校的眼裏,這就像扛起一副重擔,重若萬鈞,任何一項決策的發起與施行,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命運。

    決策者手裏執掌的權力,絕非是權力那樣簡單,更是影響深遠、牽扯衆多的號角,一旦吹響,便可能產生難以估量的漣漪。

    好。

    壞。

    真的就是一念間。

    只是這些個好壞不能明辨的決策,對於執掌權力或享受特權的羣體,即便會產生些影響吧,可他們都具備試錯的底蘊,但是對於更廣泛的底層羣體而言,一次錯,就可能要用一生償還,這種代價實在太大太大了。

    所以在朱由校的內心深處,他要改的不是表面那些能看到的,更多藏在檯面下的才是朱由校想觸及的!

    “反對!!”

    內閣進行的一場日常閣議上,因爲一封奏疏的出現,而變得不那樣尋常,更令內閣的氣氛變得分外壓抑。

    “畢閣老,你可知這封奏疏若是通過了閣議,呈遞到御前去批紅的話,將代表着什麼嗎?”

    內閣羣輔何宗彥眉頭緊蹙,看向對坐的畢自嚴說道:“鹽改,他袁世振真敢想啊,居然敢上這樣一道奏疏,鹽政直轄稅警,鹽政分區統轄,竈戶轉民籍,深化官督民銷……這樁樁件件真要落實下去,我大明鹽政豈不全亂套了?”

    “畢閣老執掌着戶部,應該比誰都要更爲清楚,鹽政在我朝財政收入的份量吧?要是真按這樣折騰下去,鹽稅還能徵收上來多少?”

    “附議。”

    史繼偕緊隨其後道:“袁世振的這封鹽改疏在本閣看來,簡直就是在胡鬧,真要這樣搞下去,那我朝鹽政不就成了笑談?還竈戶轉民籍,深化官督民銷,這是要縱容私鹽在天下橫行嗎?”

    “還有其提到的鹽政中樞與地方職權調改構想,他袁世振是想將鹽政自成一體嗎?地方有司不再兼管鹽政?那到時如何……”

    鹽改舉步維艱啊。

    坐着的畢自嚴,儘管表面沒有任何變化,不過心裏卻暗暗輕嘆,就何宗彥他們的這種反應,在進行這場閣議前,畢自嚴就猜想到了,原因很簡單,袁世振提出的鹽改構想,觸碰到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

    何宗彥是湖廣隨州人,籍貫江西金溪,十幾歲隨父客居隨州,此後便定居改籍,而史繼偕是福建泉州人,上述諸省牽扯到鹽,那裏面能掰扯的事情就多了,畢竟鹽這東西,在某些人的眼裏就是暴利!

    “畢閣老,本閣想問問眼下這袁世振在何處?”

    在此等氛圍下,一直沉默的孫如遊,似笑非笑的看向畢自嚴。

    “自然是在京。”

    畢自嚴心底生出警惕,迎着孫如遊的注視道。

    “那就好。”

    孫如遊呵呵笑道:“沒跑就好,本閣定要向御前呈遞彈劾奏疏,彈劾袁世振暗藏禍心,動搖社稷之根!!”

    “孫閣老此言何意。”

    畢自嚴皺眉道:“袁世振的這封鹽改疏,本閣也看過,雖說裏面有不少觀點新穎,但暗藏禍心,動搖社稷之根此等言論,孫閣老是從何說起的?”

    “到時畢閣老便知了。”

    孫如遊冷哼一聲道。

    作爲浙黨的黨魁,在看到這封鹽改疏時,孫如遊的內心是震驚無比的,倘若真按袁世振的思路來,不說朝廷每年在鹽稅方面,可以做到增收多少。

    但他孫如遊卻無比清楚一點,浙江的那幫鹽商們,必然會蒙受巨大損失的。

    而在這些鹽商之中,可有不少跟他們浙黨關係密切,此前能在朝掌握主動,就離不開這些鹽商的供奉。

    要是敢叫那些鹽商知道,朝廷要進行所謂的鹽改,致使他們的利益蒙受損失,那一個個必然會蹦?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從萬曆朝活躍的齊楚浙黨等派,乃至是東林黨,論抗稅最厲害的,非浙黨莫屬!!

    浙黨代表的是士紳、商賈、海商、鹽商等羣體,而浙黨的立根主張就是廢除礦稅,減輕商稅,減輕田賦。

    甚至在沈一貫時期,他們還對商稅徵收進行爭改,浙江作爲最富庶的省份之一,有些東西做的不是一般的過分。

    大明的黨爭就是這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怕是同屬一個地域,可每個羣體代表的利益不同,這也會導致很多派系出現,在絕對的利益面前,是非就沒有絕對一說。

    爭吧。

    吵吧。

    一直沉默的錢謙益,在見到眼前這一幕後,沒有再急着站出來反對了,因爲有何宗彥他們所講,那袁世振的這封鹽改疏就很難通過。

    哪怕得到畢自嚴的力挺,可單有畢自嚴的力挺,這遠遠是不夠的。

    “那依着諸位來看,朝廷每年在鹽稅方面的徵收,就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嗎?”畢自嚴眉頭緊鎖,掃視眼前衆人道。

    “袁世振的鹽改疏究竟是好是壞,暫時擱在一旁不論,本閣就想問問諸位,其在任兩淮鹽法道按察使,在淮南、揚州一帶推行了綱鹽法,取代原來的開中法,爲國庫徵收的數百萬兩稅銀也都是假的嗎?”

    “袁世振沒有就任兩淮鹽法道按察使前,兩淮鹽政每年給朝廷解遞的稅銀才多少?這些諸位都看不到嗎?”

    作爲大明的財相,對於某些事情的潛規則,畢自嚴再清楚不過了,對於現在一些人的反對,他也知曉是怎麼回事。

    可知道不代表坐視此事不了了之。

    執掌戶部的時間越長,畢自嚴就越是能發現其中積弊有多少,倘若遇事就這樣搪塞推諉的話,那國庫早晚是騰挪不開的。

    也就是得益於在此之前,一批查抄的贓銀移交給國庫,這使得畢自嚴有足夠的底氣,敢對一些事情提前謀勢了。

    袁世振提出的鹽改,便是得到了畢自嚴的默許。

    “那畢閣老應該也清楚,袁世振當初是爲何被罷免的吧?”錢謙益不冷不淡的說了句,儘管看向畢自嚴是帶着笑容,可在畢自嚴看來,那笑卻帶着幾分寒意,“何況他現在提出的鹽改,本閣方纔看了看,不完全是所謂的綱鹽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