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廉政院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仗劍至天涯字數:2034更新時間:24/06/26 15:23:09
    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大明以文束武,以武懾文的政治路線,隨着一批勳貴及後繼者命喪沙場,便逐步邁向傾斜態勢,由此使得大明的政治格局,經過歷代文官羣體的力爭和改變,逐步演變成文貴武賤的總基調。

    儘管大明天子掌握着生殺大權,只是想統御好幅員遼闊的江山社稷,單靠一個天子是不夠的,將對應的權力逐級下放,構成以中央集權爲主、地方分權爲輔的統治框架,便離不開文官。

    神州上下五千年的王朝更迭,真要用一句話進行表述,那便是權力與特權的演變史,這背後代表的含義太多。

    而迴歸到大明一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經過科舉的層層選拔,不管此前是怎樣的出身,只要通過科舉金榜題名,終躋身大明仕途者,在經過官場仕途的沉浮,最後都或多或少想實現,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

    這便是教育與特權糅雜的壞處!

    這同樣是皇帝所不能接受的!

    世人皆知科舉,殊不知還有武舉,這本該成爲彼此制衡,彼此競爭的重要舉措。

    奈何一場土木堡之變的慘敗,導致大明勳貴脊樑被打斷,中央精銳力量被打殘,造成制衡的天平被打破。

    以至於叫門皇帝之後的歷任明天子,在面對複雜的政治格局,面對文官的掣肘或反對,面對被壓制的勳貴不可用,面對……種種現實因素之下,開始啓用內廷太監宦官,以避免皇權和臣權直接衝突的尷尬境遇。

    畢竟權力是帶有神祕性的,倘若事事都由皇帝親自下場,哪怕是贏了,最終還是輸了,這就是權力鬥爭的本質!

    “陛下!!臣從沒有那樣做過,更沒有私通建虜暗樁啊!!”

    “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

    孫傳庭死諫之言講完,在大明勳貴隊伍中,就衝出數道身影,他們激動,他們悲憤,他們惶恐,跪在地上行跪拜之禮,朝向朱由校聲嘶力竭起來。

    然而聚於皇極門外的文官羣體,一個個都沉默的看着眼前一幕,此前天子揭露的種種,無不砸在他們的痛腳下。

    不過現在卻牽扯到勳貴羣體,這讓大朝會的氛圍變得微妙起來,甚至一些文官的心底,無不是按鬆了口氣。

    你們是什麼德性,朕難道會不清楚?

    看着跪地的定西侯蔣秉忠、靈璧侯湯國祚一衆勳貴,朱由校臉上沒有任何反應,然而在心底卻嗤笑起來。

    吃着大明的皇糧,領着大明的俸祿,享着大明的特權,按理來說大明出現危難時,要敢於挺身而出,幫着大明渡過危機。

    然而承襲到現在的這批勳貴,卻只有極少數勳貴,秉承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的理念。

    既然不能幫到大明,不能制衡文官,那麼勳貴羣體就優勝劣汰吧,朕不需要一批只想享特權,卻不懂回報的蛀蟲。

    而你們…就是第一批被清除的對象罷了!

    “孫傳庭,你可知自己在講什麼嗎?”

    面對此等態勢,面對衆文武大臣的注視,朱由校手握天子劍,看向跪地的孫傳庭,“?死諫彈劾的這些人,皆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大明勳貴……”

    “臣若無確鑿證據,斷不敢講此言。”

    知曉天子何意的孫傳庭,此刻義正嚴詞道:“臣幸得天子信賴,才忝爲順天府尹,如若不是此次京畿異動,臣也不會查到這些,如若陛下不信臣之言,可暫讓這些勳貴進我順天府衙待審,經三法司會審,如若臣所查有半點虛假,則臣願自領極刑,以正大明法紀!!”

    真夠狠的啊。

    朝班中所站衆文武大臣,當先後聽到孫傳庭所講,無不心生驚意,動輒就自領極刑,似這等愣頭青很少找啊。

    只是這些人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朱由校的謀劃罷了。

    “三法司會審?那就不必了!!”

    朱由校見氣氛差不多了,緊攥着天子劍,神情倨傲道:“看看現在的朝堂,都亂成什麼模樣了,京畿鬧劇,倉場貪腐,建虜暗樁,哈哈,不知道的,還以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真要邁向衰敗了。

    看起來都察院和六科都太忙了,忙到連肅貪都給遺忘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便於朝堂特設廉政院吧。

    朕倒是想要看看,這個貪,究竟能不能肅掉,至於你們就暫住內東廠吧,要是孫傳庭所言是子虛烏有,朕自會還你們公道,可要是真有其事,那就休怪朕翻臉無情了。”

    “陛下~”

    見天子伸手指向他們,湯國祚幾人都嚇傻了,他們私下做過哪些事情,他們自己最是清楚,根本就經受不住查啊。

    而相較於湯國祚他們的反應,朝班中的文官一個個反應更大,廉政院,一個先前從沒有過的衙署,專司肅貪,這算怎麼回事啊!

    “罷朝吧!!”

    朱由校絲毫沒理會他們,一甩袍袖轉身而去,這場大朝會,朱由校用他的方式,來言明自己的政治謀劃。

    權力場的遊戲規則,既然很早就明確下來,那不管是誰,都不能輕易去破壞,尤其是在政局混亂之際,就更應該抓規則漏洞,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自朕御極以來,國朝便久經混亂,朕深知統御天下之難,更知大明萬民之難,尤在此次京畿……”

    而就在聚於皇極門外的衆文武大臣,還在驚疑所聽到的種種,乾清宮太監劉若愚,則捧着一份中旨,沒有理會眼前的混亂,自顧自的朗聲宣讀着,這份涉及永不加賦的中旨,就這樣頒佈下來,讓戶部有司研討着辦。

    本就震驚的衆文武大臣,在通過諸太監宦官、大漢將軍的逐次傳唱,知曉這份中旨所頒內容後,不少都瞪大了雙眼。

    永不加賦?

    開什麼玩笑啊!

    尤其是被罷免的內閣首輔方從哲、次輔劉一?,在聽到這份中旨後,二人皆是怔怔的站在原地,心底沒由來的生出了心悸和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