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匈奴寇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三天碼九章字數:2115更新時間:24/06/26 15:10:37
    斥退左右過後,張燕領着牽招坐到自己身邊。

    二人坐定,牽招先問:“將軍自以爲麾下兵馬比袁公和我家州牧如何?”

    勾着腦袋思索數秒,張燕搖頭道:“不如。”

    “那勇武比趙子龍將軍呢。”

    “也是不如。”

    “麾下謀臣比沮公與、田元皓可比?”牽招幾個靈魂發問,問得張燕虯鬚發顫,許久,才從牙縫中擠出字來:“還請先生指點。”

    牽招面容平靜,盯着張燕的雙眼說:“將軍如今窮途末路,後路被斷,糧草不繼,困守孤城。與我家州牧議和,也不辱沒將軍。”

    張燕面容掙扎,顯然不願就此灰溜溜出城去。

    但他也沒有拒絕,只皺着眉頭,不說行,也不說不行。

    頓時,大廳內的氣氛冷下幾分。

    牽招倒不催促,他微閉眼眸,靜靜等候張燕的決定。

    終於,張燕忍受不住這安靜到極致的氣氛,率先出口打破僵局:“先生,袁熙的條件呢?”

    “代郡到涿郡這一片,可以交由你駐守。”牽招回道。

    一聽這條件,張燕心中意動,他極力掩蓋內心的喜悅,壓抑着激動問:“我想知道,爲何他早不招降,晚不招降,偏偏現在...”

    本來,牽招只需胡亂搪塞一句,此事即可過去。

    怎料牽招一抱拳,直接抖出驚天大料:“因爲,匈奴人入寇漁陽、上谷二郡,我家州牧要分兵去救援二郡。”

    張燕聞聲,整個人呆愣住了。

    起初,他還以爲是自己聽錯,於是張大嘴吧再次確認道:“你...你是說,匈,匈奴人自上谷、漁陽二郡入寇?匈奴人...”

    “將軍沒聽錯,我也沒傳錯。”牽招點點頭,順勢站了起來。

    張燕瞪圓雙眼,像是看傻子一般看向牽招,問道:“你不怕我現在反水,堅守城池,等袁熙自行離去,再去犯他城池?”

    “起初我也是怎麼問的,但將軍猜我家州牧如何說?”

    “怎麼說?”

    牽招往前走上兩步,然後盯住張燕雙眸,朗聲說道:“我家州牧說,張燕將軍乃是天下豪傑,自是分得清輕重。我兩家之間,無非是錢糧之爭,但異族入侵奪我子民,此乃血海深仇!”

    “血海深仇,不可不報!”

    好個血海深仇!

    張燕渾身一熱,再看向牽招之時,已是兩眼放光。

    “多謝先生開解,燕願隨州牧一起,北上漁陽、上谷,共抗異族。”

    ...

    當天晚間時分,高柳城門緩緩打開。

    張燕領着麾下諸將及牽招一起,從門洞走出,來到浮橋邊上。對面,袁熙在趙雲、郝昭、袁華幾人的護佑下,站得筆直。

    兩邊人馬見着。

    張燕踏上浮橋,疾步往對岸奔去,袁熙上前迎了兩步。

    待張燕行至袁熙跟前,膝蓋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抱拳道:“燕不自量力,貿然侵犯州牧疆土,今日特來向州牧請罪!”

    “將軍快快請起!”袁熙連忙扶起張燕,盯着他的面頰寬慰道,“這亂世就是如此,你不犯我疆土,就是我犯你疆土,將軍不必自責。”

    “多謝州牧寬宥。”張燕再度客氣一句。

    二人又說又笑,看得兩邊的部衆一臉尷尬。

    一月前,大家還打死打活,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現在倒好,兩家人成了一家人。

    再見面,真不知道說些什麼才好。

    尷尬持續片刻,人羣中的沮授忽然開口提議道:“既然張燕將軍已願與我軍議和,那就請州牧和張燕將軍,快些拔營,前往上谷和漁陽二郡,相助文遠將軍。”

    張燕一笑,立刻命人點齊輜重,奔漁陽和上谷去。

    ...

    上谷,沮陽縣。

    城牆上刀槍林列,旌旗蔽天,深幽的甲冑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出刺眼的寒光。

    張遼一身鐵甲,手持八尺大刀,立於城頭。

    堅毅的面龐上,一縷難以隱藏的慌亂,若隱若現。

    順着他的目光看去。

    城外平原,一名名身強體壯,騎着戰馬的匈奴騎兵,緩緩逼近。黑壓壓一片,一眼都望不到頭,保守估計至少有上萬人。

    還未奔馳,光戰馬嘶鳴的聲音,都震得人耳膜生疼。

    忽然,匈奴騎兵中打馬奔出一名小卒,折到城下,用生澀的漢語喊道:“城上,守將聽着。我們將軍說了,只要你肯投降,獎賞你五千頭牛羊,封你爲王。”

    張遼聞聲,伸手要來弓箭。

    微眯着左眼,拈弓搭箭,瞄準來人,然後鬆開弓弦。

    只聽得“嗖”的一聲,箭矢如同穿花蝴蝶一般,掠過完美的弧度,透過匈奴小卒脖頸。

    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

    小卒血灑長空,跌落下馬。

    “彩!彩!”城牆上頓時響起一片歡呼雀躍之聲。

    張遼將弓丟給親兵,虎軀一震,對準城上的守軍厲聲喝道:“堅守城池,若有臨陣怯戰者,本將定斬不饒!”

    “是!”

    匈奴所在山坡。

    一名將領打馬來到帥旗下邊,衝一名魁梧大漢說道:“大帥,傳令攻城吧!”

    “不。”匈奴主帥搖搖頭,制止道,“如今,城中守軍士氣正盛,我們要是攻城損失將會極大,倒不如先困上他們兩天,先去劫掠附近村落。”

    “大帥英明!”匈奴主帥周邊的將領齊聲一笑。

    此後一連兩日,匈奴都未曾攻城。

    張遼的沮陽城中只有三千守軍,城外至少上萬匈奴人。越往下拖,那種被圍困的絕望,便如同腐爛一樣,迅速在城內蔓延。

    作爲城中三千守軍的主帥。

    張遼很清楚地感受到,城中守軍情緒變化。他對此別無半點兒辦法,只能祈禱,袁熙的大軍能夠快點兒來援。

    正在張遼愁眉不展之際,一名校官走入他的官廳,抱拳稟道:“將軍,城中的鄉紳聽說匈奴人來襲,紛紛要慷慨解囊,招募青壯爲城助戰。”

    “好,你去幫本將謝謝他們。”張遼擡起腦袋,衝校官擠出笑容。

    這些沒訓練過的青壯,最多也就是擡擡屍體,搬送些物資...

    兩軍一交鋒,這些青壯說不得立馬抱頭鼠竄,找不到哪邊是北。

    不過,也聊勝於無,張遼還是要鼓勵鼓勵這種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