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爲往聖繼絕學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三天碼九章字數:2185更新時間:24/06/26 15:10:37
    收下盧毓之後,袁熙也開始返程。

    返程途中,二人同乘一車,一路上看着道路兩邊麥苗悠悠,綠油油的,直讓人心中歡喜。

    放眼望去,一片片麥田,就如同綠色的波浪一般。

    馬車走走停停,終於在五日後,再度抵達薊縣城下。

    穿過繁華的街巷,車架最終緩緩停靠在州牧府邸。

    負責護衛的袁華率先下馬,匆匆爲袁熙拿來馬紮,袁熙一笑,牽起盧毓的手腕,順着車架左側走下。

    因爲田豐與沮授二人也出去巡查,故迎接袁熙的乃是原幽州別駕,韓珩。

    只見他約莫四十來歲,身材精瘦,麪皮白淨,下巴處蓄留着讀書人的短鬚。

    一見到袁熙下車,他連忙領着部屬上前,對準袁熙一拜:“韓珩,見過州牧。”

    袁熙一擺手,笑呵呵地說道:“先生免禮,近日來先生辛苦。”

    說罷,指着盧毓說道:“這位乃是盧尚書之子,現徵辟爲議郎,日後就在州牧府爲諸位做事,還望韓先生多多指教。”

    韓珩等人一驚,目光一掃這少年。

    果然見他神采奕奕,鍾靈敏毓,只一瞧就讓人覺得不凡。

    韓珩一捋短鬚,笑着謙虛道:“指教談不上,盧公子家學淵源,我等怕是還指望盧公子指教呢。”

    “韓公折煞小子。”盧毓忙上前兩步,一臉驚恐地說,“家父在世時,常與小子議論韓公,說您才德兼備,忠義無雙,乃我幽州名士。”

    “小子不過弱冠之年,豈敢擔韓公如此吹噓。”

    二人互相吹捧,一旁的袁熙怕耽擱時間,只一擺手,便打斷二人。

    要是照這吹噓下去,你吹我一句,我吹你一句,一晃就是小半個時辰過去。

    那事兒還辦不辦了?

    打斷二人過後,袁熙把盧毓丟給韓珩,直接直奔內院去休息。洗上一個熱水澡,袁熙頓感四肢舒暢,渾身暖洋洋的,極爲舒服。

    接着。

    他穿一件單衣坐在客廳,袁華站立堂前,細細稟報:“稟報公子,此番涿郡計定開墾土地十萬畝,廣陽郡計定開墾十五萬畝,遼西郡既定開墾五萬畝...”

    “按照如今的進程來說,最遲今年年底就能完成,絕不耽擱明年春耕。”

    “好!”袁熙一拍掌,又問道,“印製書冊的事情,完成得如何了?”

    “各已印製兩百多冊。”袁華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把進度告知袁熙。

    袁熙聽後頻頻點頭。

    這年月,世家大族能夠把持天下,靠的就是家學和藏書。

    尋常寒門除非選擇投效到世家大族手下,否則極少能夠讀到像樣的書本。

    當然,這書不光是書本。

    還有這家人歷代先賢,對這本書的註解。

    畢竟,這古書可不比現代,若是沒人註解,尋常人就是拿到也難以讀懂其中意思。

    這有趣的就來。

    既然是這家人的註解,那麼所有的解釋權就歸人家所有。

    像漢代,著名的大儒鄭玄,便是給三禮做過註解。後世的大儒,朱熹給四書五經做上註解,從此他的註解,便成爲權威。

    思索片刻,袁熙直挺挺看向袁華問:“袁華,你覺得,田先生和沮先生,誰人更合適來給這批書做上註解?”

    袁華一個呆,他一個武將那懂這些?

    這二人都是飽學之士,又都是州牧的左膀右臂,幹這種事情倒是有些屈才。

    正當他愁眉不展之際,腦海中忽然冒出盧毓的身影。

    於是脫口而出:“公子,要不就讓盧家那小子,來做這註解?”

    “他?”袁熙略作遲疑,喃暱道,“行嗎?”

    袁華咧嘴一笑,心想:他家到底家學淵源,想必讀書不少。實在不行,就照着他家老祖宗的註解,對準這書再註解一道就是。

    一來可以磨磨這傢伙的性子,二來則可以測測這人的忠心。

    思前想後,袁華一抱拳,聲音凜冽道:“公子,盧公子的父親乃是大儒,才學自是過人。若是由他作注,也是合情合理。”

    “嗯,那就讓他和韓先生一同作注。”袁熙點頭應下。

    當天晚間時分。

    袁熙召韓珩與盧毓到大廳議事,只見袁熙居首位,二人各自分列兩側。

    在大廳的中央還擺着一張方桌,上邊堆着十餘本書冊。

    二人覷了眼州牧,又覷了眼書冊,正待思忖州牧所謂何事,袁熙率先開口笑道:“今日晚間時分,把二位招來,不爲別事,只爲這些書本做注。”

    韓珩喜上眉梢,差點兒叫出聲來。

    此前他還感覺田豐與沮授二人來了,州牧有些冷落他,原來是要把這等重要的事情交予他。

    現在看來,倒是他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盧毓卻是沒有韓珩這般激動,他上前一步,拿起一本《左傳》翻看。

    這上邊的墨跡,竟還有些沒有乾透。

    “難不成,這是州牧新派人抄寫的?”

    心中嘀咕一聲,盧毓放下書冊,又拿起另外一本翻開。

    依舊是新墨。

    一連十餘本,通通都是新作書冊。

    “有什麼不對嗎?”韓珩一問,跟着湊上前來。

    盧毓笑着搖搖頭,然後看向袁熙,說道:“這抄寫書籍之人,果真是筆力蒼勁,每個字都規規矩矩,看起賞心悅目。”

    “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師的手筆?”

    袁熙沒有說話,他現在還不想暴露這印刷術,只含糊其辭應付過去。

    二人也沒多想,對視一眼,隨即接下州牧的這份差事。

    拿過書本,兩人如獲重寶一般匆匆離開。

    ...

    夜深了,韓珩和盧毓依舊在官廳內,挑燈夜戰。

    二人準備先把這些書本通讀一遍,然後再查閱典籍,爲這些書本斷句,作註解。

    似這等爲往聖繼絕學的活計,二人自是樂在其中。

    不知不覺,已是五更天時分。

    五月的春風,拍打在窗邊,激盪起清脆聲響。

    盧毓回過神來,然後一臉驚愕,這字跡就如同刻出來來的一般。每個字的大小大差不差,簡直就是鬼斧神工。

    州牧到底從哪兒找的這人?

    就在他疑惑間,韓珩也擡起腦袋,二人對視一眼,韓珩笑道:“賢侄,不該你我管的,你我就不必去管,你我辦好分內只事即可。”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