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賺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吃紅薯不字數:4069更新時間:24/06/26 15:01:13
城中書商默契聯合,緊鑼密鼓,準備跟風盜版《三國演義》之時,一人找來軒墨齋,卻是寫下《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的仲宗典。
方臨抽出時間相見。
“上次一見,還是辯論大會上,被方掌櫃三言兩語駁倒,那時我就知道,方掌櫃非是池中之物。果然,如今《三國演義》一出,名滿天下。”仲宗典讚歎道。
“足下過譽了,想必仲童生此來不是說這個吧?”方臨自問兩人之間還沒有賀喜的交情,盯着對方眼睛,詢問道。
“自然。”仲宗典不再繞圈子,說出來意:“書香閣準備牽頭盜印方掌櫃的《三國演義》,我也有勸過,洪家兄弟卻是不聽……此來是爲表明立場,以免方掌櫃誤會。”
洪家兄弟將此事告知他,是想讓他給盜印的《三國演義》寫評點,更好讓讀者理解,歸根結底,還是爲了銷量。
方臨聞言看了此人一眼,覺得有意思,問道:“足下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放於書香閣售賣,不應與洪家兄弟是一道的嗎?”
“不瞞方掌櫃,我知方掌櫃身後有知府大人站臺,反觀洪家兄弟利慾薰心,妄想法不責衆,出此昏招……唯恐將來秋後算賬,方掌櫃將我一同打擊。”
仲宗典說得坦誠,也可見是個聰明人。
“哈哈,我沒看錯方掌櫃,果然是個妙人。”
仲宗典似乎果真爲討論通俗創作而來,交流一番心得過後,告辭離去。
方臨暗忖着,心中審慎,面上卻笑道:“之前不過玩笑,多謝仲兄提醒,方某在此謝過了。”
仲宗典也並不生氣,撫掌笑道,轉而又是解釋:“借用洪家兄弟的一句話,生意就是生意,也只是生意。我寫書,他們給錢,我拿到錢,他們得了書,便是錢貨兩訖。得知洪家兄弟想要盜印《三國演義》,我也勸過,如此已然仁至義盡,總不能就因爲合作了一次生意,他要跳坑,我就要陪着,天下沒這個道理嘛!”
“是。”方臨頷首。
“不過後來我也想開了,大夏有一萬萬五千萬人,縱使萬里挑一,也足足有一萬五千人,科舉如此,寫通俗同樣如此。”
“哦?”方臨端正以坐,靜待其言。
“方掌櫃,是否覺得我此舉,有些趨炎附勢、見風使舵?”仲宗典問得直率。
“方掌櫃言重了,我觀方掌櫃胸有成竹,想來,縱使我不說,也不會有什麼損害……不說這些,今日,我與方掌櫃只交流通俗。”
他嘆息道:“我也覺得此舉,不是那麼合適,但此事卻還要怪方兄……”
無論如何,對方前來告知,這份善意他都得承認。
“但縱使如此,卻也僅僅是獲得站在方掌櫃面前的資格,方掌櫃的《三國演義》對上我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如砍瓜切菜,高下立判,我過往名聲盡數付諸流水,成就方掌櫃……”
他苦笑着道:“我說這些,也不是抱怨什麼,相反我爲能和方掌櫃對決一場深感榮幸,來日方掌櫃青史留名,我作爲墊腳石,說不得也能被史書記上一筆……方掌櫃之才實是令仲某欽佩,對方掌櫃這般人物,我是真有結交之心,今日藉此由頭,過來親近。”
‘此人倒是厲害,方纔我順勢藉機試探,此人不羞不惱,如春風化雨的一番應對,不僅化解了告密的不好印象,又暗暗吹捧了我一把,拉近距離。’
“原來如此。”方臨啞然失笑。
仲宗典說到這裏,看向方臨問道:“方掌櫃,相比常人,我也可稱得上一句天才了吧?”
方臨也回答得坦誠:“這可是足下說的。”
“所謂君子見機,達人知命,當我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與方掌櫃的《三國演義》同日出售,輸得一塌糊塗,我已知事不可爲。說來,我自認也算此道高手,當初寫忠孝,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不然也成不了復古守舊文人代表,相比代宗啓、莊育清、榮才林、李公孺等人,只論一道,我自認也是勝過,可謂優中選優,萬中無一,因而得到洪家兄弟看重,出版《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仲宗典說着這些話,神色複雜,深深感受到了世界的參差,覺得天賦這種事情,真就不講道理。
“當然,不陪着踩坑,那是應當,前來告知方公子,就有些朝秦暮楚、落井下石之嫌。”
……
方臨知道《三國演義》盜版防不住,半月窗口期過後,第二批加印的《三國演義》剛賣了五六日,就如仲宗典所說,以書香閣爲首的盜版開始了。
他找人留意着,盜版剛一出現,立刻就收到風聲,徐闊老、董祖誥、蒲知府也跟着知道,屁股決定腦袋,紛紛想要出力。
徐闊老詢問是否要來黑的,可以派幫派中人去警告,方臨婉拒了;董祖誥也有主意,說可以聯絡同窗圍攏那些鋪子,方臨也是婉拒;蒲知府暗示,此事對方不佔理,可以官方打擊,防範一時,方臨同樣婉拒,說‘殺雞焉用牛刀?既然是商業競爭,那便用商業手段即可’。
首先,在城中宣傳,讓軒墨齋正版的概念深入人心——《水滸傳》作者乃是元末之人,早已故去,將《三國演義》帶來此世的方臨可還好好活着,唯一正版的概念,很容易就獲得大衆認可。
然後,將後世營銷的那一套,什麼作者簽名、隨即精美禮物、滿減折扣、達到一定消費額抽獎……種種手段一點點拋出,力圖將《三國演義》第一部潛力開發到最大,吃掉最大、最豐美的一塊蛋糕。
這些手段毫無疑問,極其有用,對讀者來說,一聽盜版二字,下意識會覺得內容有什麼錯漏什麼的,在價錢相差不大,乃至更低一些的情況下,能選擇正版,爲什麼要去買盜版書?
更不用說,軒墨齋的正版圖書,還有各種有趣的優惠活動!
這一套眼花繚亂的組合拳,將淮安府城書商打得不到東西南北,甚至他們想跟都沒辦法——書這種東西,印刷越多越便宜,軒墨齋出貨量最大,成本最低,他們拼成本都不行。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顆巨石砸入了淮安城中書商界:始作俑者,聯絡城中書商、牽頭盜版的書香閣,洪家兄弟在府衙的靠山被打掉了——這個府衙官員和洪家兄弟這般書商勾勾搭搭,能是什麼好貨色?這種屁股不乾淨的,只要有心查,那真是一查一個準兒。
這是蒲知府對城中書商的敲打。俗話說,官字兩張口,破家縣令,滅門知府,蒲知府是個好官,但不意味着沒有脾氣,真以爲蒲知府是能欺之以方的人,那可就大錯特錯。
蒲知府風輕雲淡的敲打,在城中書商界無異於平地驚雷,這番敲山震虎,殺猴儆雞,讓城中書商恍然明白,盜版的確是沒有立法,但你也要看看,這是在誰的地盤上,堂堂知府還真拿捏不了了你們一些書商?
首當其衝的洪家兄弟被嚇壞了,不顧賠本,立刻停止銷售盜版《三國演義》,還提上禮物,登門來軒墨齋找方臨道歉;城中其他書商,也是大大收斂……
當然,不乏聰明的書商,看到淮安府城無法打開局面,那就去別地銷售,蒲知府能管到淮安府城,還能管到淮安之外?
到了別地,這些書商售賣盜版《三國演義》時,還拿出了方臨那一套組合拳,師夷長技以制夷,將這一套對付別地書商。
還別說,被方臨這一套組合拳打擊的時候,那真是悽悽慘慘慼慼,但拿這一套去對付別人,那就是從頭爽到腳了。
對此,方臨倒也有所預料,並未有什麼失落、不甘情緒,畢竟這還只是第一部,能圓滿達到預定目標,吃掉淮安府城中最大、最豐美的一塊蛋糕,就已然是一個重大勝利。
再者,這些盜版也不是沒有益處,這些書商將《三國演義》帶出淮安府城打開名聲,等下一部許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而且,隨着《三國演義》帶出淮安府城,每到一地掀起狂潮,方臨這個作者也隨之傳播開來,獲得了巨大聲望,在今後一二年間,真正達到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程度。
……
打擊盜版,淮安府城大局已定,這個時候前前後後,也差不多有一月,到了發放工錢的時候。
因爲方臨瘋狂囤貨,厚積薄發,市場瘋狂,《三國演義》賣爆了,後續也將盜版打得擡不起頭,故而,這一月來,除去印刷成本、經營成本,徐闊老、方臨借貸的錢等等,淨利潤仍達到了恐怖的一千八百多兩!
——僅僅一個多月,就賺下了本錢三四倍的恐怖利潤。
這還是方臨公私分明,自己的稿子從中拿了一百兩的稿費,這是因爲一開始名聲不顯嘛,第二部時,開價就會高許多了。
方臨定下的規矩,每月百分之三的淨利潤,作爲獎勵分成,黃荻、柴一葦、耿石、劉洪文這個月,僅僅獎勵就有十三四兩銀子,乃是工錢的三四倍。
“臨子,這也太多了吧?”耿石看着手上,工錢、獎勵總共十七兩銀子,不敢相信道。
之前他在糧鋪時,哪怕搶糧時累死累活,一月也才二兩銀子,但也比在碼頭好多了,可來到了軒墨齋,也不比糧鋪時累,這第一個月竟拿到糧鋪八九個月的工錢!
“臨子,沒算錯吧?”黃荻也是說着,知道這個月工錢不會太少,可心裏再高估,也只敢想象估計能有十兩銀子,沒想到竟比預估多了七八成。
“是啊!”柴一葦也是撓頭:“一月頂以前半年,這麼多銀子,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了。”
“這可真是不少。”劉洪文拿着沉甸甸的銀子,也是心中震撼,以前劉掌櫃也才給他們夫妻一月十兩花銷,可他這月工錢、獎金,一共都快接近這個數字兩倍了。
……
“沒算錯,獎勵這都是事先說好的,我自不會食言,不過,你們也別高興得太早,這個月因爲《三國演義》第一部發售,生意好多些,下個月就會降下來了,你們要有個心理準備。”
方臨將這個道理提前說明白,笑着道。
“這是自然,我們明白的。”
“是啊,沒這個月忙,就肯定錢少,應該的。”
“來來來,臨子你歇着,我來吧!”
……
拿到工錢,黃荻、柴一葦、耿石、劉洪文一個個受到鼓舞,跟打了打雞血似的,拿出十二分熱情,一會兒一補貨,將貨架上的書時刻填得滿滿當當;一會兒一打掃,店中地面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進來顧客,都有些被他們的熱情給嚇到……
方臨哭笑不得,連忙喊停,讓他們正常點。
……
給黃荻四個夥計發了工錢,方臨到了後面,給田萱也拿了十五兩銀子:“萱姐辛苦了,這個月的工錢。”
田萱在店裏做飯,保障後勤,有時候還會去前面支應一下,不比其他四人輕鬆,開這個工錢,並不過分。
“臨弟,咱們一體的,給我發什麼工錢呀!”不同於黃荻等夥計,想要、礙於交情又非常不好意思,田萱真是真心的。
“笨!”方臨刮了下田萱鼻子:“公是公,私是私,這店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萱姐,怎能讓你白白勞動呢?對了,你以後也別拿自己錢買菜,都走店裏賬上。”
“我知道了。”田萱明白這個道理,臉蛋在方臨手心蹭了蹭,咯咯笑道:“那臨弟,你幫我存着,太多啦!伱以前每月給我一兩,我都花不完,存着生怕丟了呢!”
家裏財政大權是方母把控,田萱縫補衣服的錢都是方母在攢着,不過沒收方臨的工錢,方臨每月給田萱一兩銀子,她也很少花,就存着。
“萱姐呀,人家夫妻倆,都因爲交不交工錢吵架,哪有像你這樣,不肯要錢的。”
方臨拉過田萱的手,將銀子放上去:“我就是說,你看看自己有什麼喜歡的,想想給花出去。”
對田萱來說,自己就是她的天、她的一切,生命都彷彿圍着自己轉,對別的倒也沒什麼強烈的興趣,看戲都是如此,更多是陪着一家人,他倒是希望,田萱也能有些自己愛好。
“好吧!”田萱想來想去,還是沒發現自己能有什麼可花錢的,打量着方臨,準備買布再給他做件衣服。
她的喜歡,也就是方臨了,因而呀,將錢花在方臨身上,做衣服也好、怎樣也好,比花給自己開心多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