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火爆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吃紅薯不字數:3981更新時間:24/06/26 15:01:13
第一天火爆銷售,讓方臨、田萱,還有店中夥計黃荻、柴一葦、劉洪文、耿石都是疲憊不堪,但累並興奮着,晚上吃過飯後說了會兒話,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一大早,外面就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
方臨習慣早起,聽到聲音開門,發現是七八個小學童。
“這裏是賣《三國演義》的地方吧?現在開門了麼?”
“對啊,我們繞道過來的,現在能賣書了嘛?”
“我們都要《三國演義》。”
……
這些小學童如一羣早起的小小鳥,七嘴八舌嘰嘰喳喳說着,生動活潑,一個個可憐巴巴盯來,眼中都滿是期待。
方臨看着,好像自己說出不賣,感覺就跟大惡人,罪大惡極似的,而這些小家夥們更是能哭給他看。
這種情況下,《三國演義》賣得飛快,嘩嘩如流水一般,不多久就要上一次貨,上貨不多久再次補貨。
今日生意,因爲《三國演義》持續發酵,口碑口口相傳,剛剛開門,就開始爆滿,很快又是客人擠出店外,不遜色於昨日,不,比昨日更火爆,堪稱門庭若市。
甚至,漸漸都有些變得畸形,要《三國演義》的客人過多,別的客人買了《三國演義》後,想挑些別的東西,後面有人罵罵咧咧,其他人跟着附和,一片倒的聲討,等發展到後來,基本每人一本《三國演義》要了就走,主打一個效率。
方臨還能說什麼?也是想起曾經廢寢忘食的自己,去給他們拿書。
中午吃飯時。
“憑什麼?咱們仨一起湊錢的,這樣,給書撕開,咱們輪換看。”
……
“我爹孃知道,我昨天求了爹孃半天,他們才給我錢,不過時候太晚,不讓我出來。不然,我昨晚就過來買了。”
早上的一羣小顧客,爲今日軒墨齋一天的火爆,拉開了序幕。
方臨看着這一幕,笑着搖了搖頭。
“你們還在說什麼啊?快跑了!咱們到這邊,可是繞了路,等會兒要遲到了!”
於是,就見這些這些小學童‘啊啊啊’叫着,在初升的朝陽下撒開腳丫子跑遠了。
迫於形勢,軒墨齋暫時只能賣《三國演義》,於是改變模式,方臨、黃荻、柴一葦、劉洪文、耿石一人一摞子《三國演義》,給書收錢,《三國演義》價錢固定,這般傻瓜模式,黃荻、柴一葦、耿石不識字也能參與進來,獨當一面。
“我看的最快,讓我先看!”
預估一天的數量,一個時辰賣完;預估三日的數量,僅僅一上午,就出空了!
方臨發現,自己一千兩銀子的囤貨,都未必能撐得住!
……
“噫,你昨天過來也買不到。我昨天放學就來了這邊,看到人好多,咱們個兒太小,擠不進來的。老闆,我們今早一大早過來,飯都沒吃,你就可憐可憐賣給我們吧!”
……
“說來,今天還比昨天輕鬆些。”黃荻開玩笑道:“今天的客人催着趕着,別的東西都賣不出去,只有《三國演義》,倒也好算賬了。”
“還沒開門,不過,可以先給你們拿。”他想了下,又不放心問道:“這買,你們爹孃知道嗎?”
“叔叔,你真笨,這種事怎麼能讓爹孃知道啊?我們三個是零花錢湊起來,合買的。”
這些小學童接了書、付了錢,一個個興高采烈,跟得了什麼寶貝似的。
目前吃飯嘛,方臨、黃荻、柴一葦、劉洪文在裏面,吃過的耿石在外面守着一列,暫時支應一下。
“可不是?這樣我也能結賬了。”柴一葦道。
“此情此景,實在聞所未聞。”
劉洪文笑着感嘆,這兩日店中火爆氛圍,讓他從被洪應亨坑的陰影中走出來。
對軒墨齋生意如此好,他倒也沒什麼想法,畢竟親眼見證客人都是要《三國演義》的,自然清楚因爲《三國演義》軒墨齋才能起死回生,真要沒了《三國演義》,恐怕生意十不存一。
‘從前因爲傲氣,倒是眼高手低了,經過洪應亨那一遭,如今放平心態,越是接觸方臨此人,才越是佩服。’
劉洪文暗道着,又是感嘆:“也多虧方臨你有先見之明,囤了許多貨,這才能維持火爆形勢。”
“我知道囤了不少貨,可看今天這形勢……臨子,咱們囤的那些,夠麼?”黃荻問道。
“以前我大概會說夠的,可現在,卻不能保證了。”
方臨說着,心中都有一種荒謬感,他認爲自己準備足夠,能割一波狠的,但現實卻是,韭菜一波波衝過來,割不完,根本割不完。
他也有分析原因:‘《水滸傳》先出,將市場培育相對成熟,我時機拿捏得準,趁着讀者對好的通俗最飢渴之時入場,再加上《三國演義》的高質量,才會有這般破圈效應。’
“來來,都再吃些。”這時田萱過來,給他們添飯、添菜,菜中油水汪汪的。
“夠了,夠了,不用了。”
“勞煩了,我也不用了。”
“這一天天的,吃的太好了,簡直跟過年似的。”
……
“那好,你們吃自己加,店中事情,我幫不上什麼忙,也只能讓大家吃好喝好。”田萱笑着道。
她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真太摳搜,影響店中生意,那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時,外面又傳來一陣喧譁。
“怎麼就剩下一列了?多開兩列賣啊,我們這麼多人吶!”
“是啊,我聽說上午有五列,到飯點就剩下一列了。”
“吃什麼飯?老闆快出來掙錢了!”
……
“得,我出去看看,給耿哥幫下忙。”方臨放下碗,準備起身。
“別,伱和黃荻剛進來,我吃好了,我出去吧!”劉洪文道。
“我也好了。”柴一葦也是站起身。
……
兩人出去,又開了兩列,這才將一羣迫不及待、嗷嗷待哺的顧客安撫住。
……
下午依舊火爆,因爲改變模式暫時只賣《三國演義》,出貨效率大大加快,相對應的,單位時間內財源廣進的速度也大大增加。
不過,方臨也有煩惱——他上午時的擔心,變成現實了,這麼賣下去,恐怕撐不到下一批印刷交貨,囤積的《三國演義》就不夠了。
看到今上午形勢,他見微知著,立刻讓人聯絡馮慶基,加印《三國演義》,可上月的瘋狂囤貨,已經是讓馮慶基的印刷坊超負荷運轉,這兩天工人都在放假,今日收到消息,馮慶基不得已又緊急召回來工人。
這倒不是方臨不知變通,不去尋別的印刷坊,這其中是有原因的,一個是信任問題,涉及到書稿保密,另一個問題,雕版也需要時間,馮慶基印刷坊有之前的母版,別的印刷坊可沒有,重新雕版未必就比盜版快了。
說到盜版,蒲知府上月整頓那一場,掃黑打惡,震懾住了不少人,讓許多書商心有顧忌,有所遲疑,再加上,盜版的雕版需要時間,印刷、運輸、宣傳、售賣,同樣需要時間……
這就造成,在盜版出來之前,形成了一個短暫空白,有一段時間內《三國演義》到了一書難求的程度,拿到一本還要人情,就比如:經不住同窗央求,董祖誥來走了好幾次後門拿書。
你說董祖誥也就罷了,更離譜的是,徐闊老鬥大字不識的,也都過來拿了三次,說是替朋友拿貨,你說他們那羣混幫派的看什麼書?
方臨也問了,得到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徐闊老那些朋友不知道從哪裏聽了些《三國演義》內容,對書中關二爺尤爲喜歡,買《三國演義》回去是想要供着……簡直就離譜!
瞧見了吧,混幫派的都開始買《三國演義》,市場已經徹底瘋狂起來。而當市場瘋狂起來,理智這種東西是什麼鬼?
整個淮安府城掀起了一場《三國演義》潮流,大街小巷,茶館酒肆,男女老少,達官貴人、販夫走卒,都在談三國,彷彿你不知道三國,就落伍了似的。
這種大環境下,不僅讀書識字的,就是不識字的大老粗,只要手上有閒錢,都會跟風來買一本——不識字可以請人讀嘛!再不行,買一本當傳家寶珍藏也好啊!
火熱的需求,匱乏的供給,軒墨齋人滿爲患,許多人搶都搶不到,欲買一本《三國演義》而不可得,願出高價購買,然後,黃牛就被市場倒逼出來了。不過不得不說,黃牛在哪個時代都討人恨,這個時代也沒有‘還手就是互毆’的條例,武德充沛,其他買書人也不會慣着黃牛,結果就是,短短幾日,軒墨齋外鬧出十多起打架事件。
蒲知府關注着這邊,還專門安排了十個衙役過來,負責維持秩序。
方臨也因此調整了銷售模式,一人限購一本,不過這也杜絕不了,有人買過一本,重新過去排隊的。
他就見過一人,一個上午見了七八次,眼神古怪盯着對方時,這個大聰明還分辯了句‘我是方纔那人的弟弟’……
因爲《三國演義》火爆,的確鬧出了許多令人哭笑不得的鬧劇。
……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軒墨齋一家火爆,不僅是附近鋪子,附近幾條街道跟着沾了光,近來生意明顯好了不少。
不過兩條街道之外的書香閣,洪家兄弟卻高興不起來,因爲他們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銷售情況很不理想。
本以爲《三國演義》、《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同日發售,想着能夠綁定炒作熱度,設想很美好,奈何兩本書質量相差太大,《三國演義》這種超現象級的作品,一本書吸走所有熱度、討論,無數讀者寧可反覆去刷,也不願意來買一本《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看看。
這個道理洪應亨後來才想明白,他自己也看過《三國演義》,知道《三國演義》的質量,情急之下,出了一個昏招:降價。
這一降價,事情就壞了!
該不買的讀者,依舊不買——能買得起通俗的讀者缺錢麼?不!他們缺的是高質量通俗,《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都不配跟《三國演義》過招,在《三國演義》掩映下,那真是黯然失色。
本已經買了《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的讀者,現在一看你竟然降價了,好啊,我這不是虧了麼?退貨!
其實退貨也就罷了,洪家兄弟還見過最扎心的場景,這邊人家客人氣勢洶洶退了貨,出門就直奔軒墨齋,屁顛顛去搶《三國演義》了。
這簡直讓洪家兄弟簡直牙都要咬碎了,尤其是一天天的,看着人家軒墨齋生意火爆,自家生意半死不活,終於沉不住氣了。
“哥,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洪應鬥道。
“那又該如何?你也看過《三國演義》,咱們《大興中興通俗演義》質量實在比不上,非戰之罪啊!”洪應亨嘆息。
“哥,咱們的《大興中興通俗演義》是打不過《三國演義》,但咱們也可以做《三國演義》生意啊!”洪應鬥的意思很明顯,打不過就加入。
“你是說,做《三國演義》的盜版?可是,我聽說,軒墨齋的背景是蒲知府……”洪應亨是謹慎性格,遲疑說着。
“兄長,京師督查院、應天府國子監的《水滸傳》,也沒霸道到要別的書商不能印刷啊,《水滸傳》都能盜,《三國演義》不行了?蒲知府又怎樣,朝廷目前又沒有明文律法,法無禁止即可爲。”
“這還是不一樣的,《水滸傳》作者是元末人,早已故去,而寫了《三國演義》的方臨,還好好活着吶!”洪應亨搖頭道。
“哥,那方臨吃肉,咱們喝口湯都不行麼?哥你要不放心,咱們拉上其他書商一起?”
洪應鬥看洪應亨態度有所鬆動,又是道:“哥,想想近些日子,咱們店中的虧損!”
“好!”洪應亨一咬牙,終於答應下來。
……
不僅是洪家兄弟,淮安府城中其他書商亦是蠢蠢欲動,《三國演義》近來盛極一時,其中巨大利益早已讓他們眼饞不已,如今有人牽線搭頭,默契聯合起來,開始大規模跟風盜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