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開售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吃紅薯不字數:6400更新時間:24/06/26 15:01:13
    七月最後一日,方臨、田萱,還有黃荻、柴一葦、劉洪文、耿石就留在軒墨齋這邊,次日一早早早吃了飯,開門。

    店門外,掛了《三國演義》橫幅,極爲醒目顯眼。

    “是傳說的《三國演義》開賣了?快給我來一本!”

    “我也來一本《三國演義》……喲,這店可真漂亮!”這客人逛着,又買了些筆墨紙硯。

    “我要一本《三國演義》。”

    ……

    今日剛剛開始,《三國演義》就顯露火爆之勢。

    “這生意真好,以前生意都這麼好?”耿石不熟悉,問道。

    “哪啊?都是臨子的《三國演義》帶起來的,前些日子店中生意可冷清了。”黃荻說着:“不過今個兒也稀奇,不僅是普通客人,還有這麼多貴人家僕趕着來買,一個個的,還都客客氣氣。”

    如此一來,店中生意都不能用好形容了,簡直堪稱火爆炸裂,客人排出門外好幾丈長,許多人一進來,也不看別的,開口就是來一本《三國演義》,付錢眼眨都不眨。當然,其他東西也被帶着賣出不少,只不過《三國演義》這個頭部商品最暢銷。

    ……

    這時,田萱先出去頂一頂,方臨、黃荻過來吃飯。

    足足排隊一炷香,才將一本《三國演義》買到手。

    洪應亨聽着,鼻子都險些氣歪了:‘我倒要去看看那個《三國演義》究竟如何!’

    “臨子,你之前說,不比以前最忙時輕鬆,我還不信,今天可算是瞧着了,信了。《三國演義》一本本買的,都上了幾次貨,還有直接要一百本的,乖乖!”

    “是……吧!”

    劉洪文看了方臨一眼,心中震撼,知道這必是因爲方臨。

    方臨微微搖頭,暗道:‘迴歸《三國演義》本身,目前是靠前期宣傳,後續就要看書本身的質量、讀者口碑了。’

    可午時過後,就開始拉稀了,時不時才會來一個,跟難產似的,完全不符合邏輯。

    軒墨齋生意火爆,兩條街道之外書香閣的洪應亨,卻是很不開心。

    店中生意火爆,到了中午吃飯時,店中人還爆滿,只能輪換着吃。

    ‘剛一開始,就有火爆趨勢,這是前期宣傳的作用,辯論大會、七夕《臨江仙》、蒲知府宣傳,種種因素疊加,因而今日才會剛一售賣,就會有喜歡通俗聽說來買,想看看盛名之下的《三國演義》是否符實;而貴人家僕客客氣氣,想來就是因爲前兩日的掃黑除惡風暴了,蒲知府將他們震住了。’

    “什麼《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狗都不買。”這人無意中在洪應亨心口狠狠插了一刀,還自顧自說着:“《三國演義》有蒲知府作序,名聲在外,我更是謹慎,上午聽了買的朋友評價,沒一個不說好的。”

    ……

    這時,旁邊一人轉頭對他道:“兄臺也來買《三國演義》?冒着這麼大太陽,可見也是真心喜歡的。”

    來到軒墨齋,一看那個生意火爆啊,隊伍排出門外快十丈,他不由心中暗罵:‘一羣賤骨頭,寧肯在這裏曬着大太陽排隊,也不去我書香閣買《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不知道下午生意怎麼樣,要還是這麼好,那就好了。”雖然忙、累,但看到生意好,黃荻爲方臨高興,這意味着軒墨齋能長久做下去,自己不用擔心沒照落,再就是,不是還有百分之三利潤獎勵麼?

    別說他功利,人性如此,只憑熱情,能維持一兩天,但只有分享發展帶來的紅利,才能讓人長久堅持下去。

    洪應亨也沒有回去,來到就近的一件小茶鋪,懷着分析敵情、審視挑刺的心情,翻開來看,可這一看,就看入迷了。

    實際上,下午果然如他所料,不僅是受到前期宣傳影響過來買的,還有上午買書回去的人看了,口口相傳,打聽過來買的。可以說《水滸傳》開發出來的讀者,因爲《三國演義》的高質量,最大程度轉化了。

    “這麼說,還是去買《三國演義》,走走!”

    原來,蒲知府過來了,今日親自過來站臺,買了一本《三國演義》,匆匆來、匆匆走。

    這時,店外忽然傳來一陣喧譁。

    可卻被同伴拉住:“買《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做什麼?去軒墨齋買《三國演義》啊,這兩本書我朋友都買了,也都看了些,說《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平鋪直敘,抄錄史書,多就是一些翻譯,若是前些日子,看着還不錯,可今日和《三國演義》一比,就看不下去了。還別說,我跟着看了《三國演義》一二章,確實好看得很,可惜我朋友看書太慢,我打算自己去買一本。”

    董卓、丁原、呂布、曹操……一個接着一個出場,羣雄並起,大幕拉開。

    他說着,看向洪應亨繼續扎心:“咱們以前沒得看,只要是通俗,管它好的壞的,只能捏着鼻子買了,可現在不同啊,有更好的,爲什麼還要選差的?就如有大肉骨頭,肯定不會去啃蘿蔔一樣,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洪應亨臉色一僵,忍着吃了屎的心情附和了聲,問道:“兄臺怎麼也冒着太陽來?我聽說,書香閣今天也推出新的通俗《大宋中興通俗演義》,不去看看?”

    “對,以前,他們可不這麼好說話的。”柴一葦點頭,表示是這樣。

    上午,《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推出,還算不錯,一本一本往外賣,按照經驗,等口碑傳播會越來越好,心中振奮,都準備迎接火爆場景了。

    一開局,就將人心神拉住,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戰黃巾英雄首立功、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應該不會比上午差,前期宣傳影響,還沒發酵完,再加上,下午可能口碑擴散……總之,加把勁兒吧!”方臨這麼道。

    “我是書香閣老客戶了,聽說今天有新的通俗《大宋中興通俗演義》,一起過去買啊?”一人道。

    如黃荻、柴一葦、劉洪文、耿石等夥計,累並高興着,百分之三利潤獎勵啊,這般一個月下來,獎勵恐怕都能頂一個月的工錢了。

    饒是方臨儘可能高估,準備一天的量,可剛過午後就賣完了,只能從後屋取貨。

    那些同來的官員,也跟着買了一本。

    這個時代,官方示範效應、名人效應是極爲恐怖的,許多百姓見此,蜂擁跟着過來購買,愈發火爆。

    洪應亨皺了皺眉,讓弟弟洪應鬥看着店,自己出門探查原因,沒走多遠,聽到兩個買書人對話。

    “是!”洪應亨聽着都快自閉了,卻還只能咬着牙答應一聲,心中暗道:‘我倒要看看,這《三國演義》多好。’

    ‘那是清歡小居的,應是谷玉燕、師文君二女影響,過後得去感謝一次。’方臨暗道。

    ……

    大夏人是愛湊熱鬧的性子,有路人看到軒墨齋這麼多人,以爲有好東西,跟着進來,一進來,就被裝修吸引,逛起來……這般正反饋下,不多時後,店中就已然擁堵不堪,甚至隊伍都排出門外去了。

    然後,十八路諸侯討董、三英戰呂布、火燒洛陽、孫堅匿玉璽……高潮不斷,讓人目不暇接。

    本以爲接來下會緩緩,可再然後,劇情仍舊沒有尿點:王司徒巧施美人計、陶恭祖三讓徐州……情節跌宕起伏。夏侯淳拔箭啖睛、呂布轅門射戟、曹劉煮酒論英雄、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一幅幅名場面震撼人心。

    直到小霸王怒斬於吉,碧眼兒坐領江東,這邊剛落幕,可旋即又是曹操、袁紹官渡之戰,高潮再起!

    讀着這本書,真是彷彿回到於那個風起雲涌、風雲際會、英雄人物層出不窮的璀璨年代。

    洪應亨本就是開書肆的,看書速度極快,可對這般好書,卻下意識放慢速度,捨不得快讀,可書終究是有盡頭的,看過三十回,往後一翻,然後,然後……沒了!

    “艹!”他差點沒將杯子摔了,這一刻憤怒的心情,簡直比軒墨齋被方臨捷足先登,比看到自己生意不太好、軒墨齋生意火爆,還要強烈。

    “客官冷靜!冷靜!”小茶鋪掌櫃出來勸說道。

    洪應亨正想道歉。

    卻聽這小茶鋪掌櫃又道:“今天都出來好幾個這樣的事了,一問,都是看《三國演義》沒了,你說邪門不邪門?”

    他盯着洪應亨手上的書,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我想着,這《三國演義》該多好看,真不比《水滸傳》差了?我也想去買一本,可這實在走不開。您這看完了,能不能借我看看?”

    ‘艹!’洪應亨聽了,心中又是暗罵一聲,當着我這個書香閣掌櫃的面,誇人家對頭軒墨齋的書,你禮貌麼?

    對了,他這才想到自己目的,是來探查敵情的、審視挑刺的,可怎麼就看入迷了呢?不由地狠狠拍了下自己大腿。

    ……

    和洪應亨心情一樣,今日城中,不知道多少人因爲方臨斷章沒了,破口大罵的,讓方臨平白打了不知道多少噴嚏。

    ……

    劉洪儒是劉掌櫃二兒子、劉洪文親弟弟,當初,因爲大嫂劉丁氏那個摳搜性子,兄弟倆分家,各過各的。

    這些時日,劉掌櫃不用再經營軒墨齋,得了閒,和劉老太在二兒子家,照顧懷孕的二兒媳婦。

    “洪儒,你不是喜歡看通俗?今日《三國演義》開售,就在咱家以前的軒墨齋,可以去看看。”

    “好,我就想着,等午後這個時候,外面大太陽天熱,趁人少些去買。”

    “那可未必。”

    劉洪儒去了,才明白老爹的意思,大太陽下,買書的人排出門外十多丈,還一個個興致勃勃,只見加入的,沒見走的。

    ‘都有病吧?不就是一個,至於麼?’

    劉洪儒心中腹誹着,想着來都來了,也不好回去,硬着頭皮排隊。

    等了好些時候,帽子都擠掉了,出了一身臭汗,才搶到一本《三國演義》出來,因爲又累又熱,就在街邊坐下歇息,順便打開書,準備先看一會兒。

    可這一看,就沉入進去,彷彿走入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書中高潮迭起,根本捨不得放下。

    這一投入進去,天氣酷熱都彷彿不算什麼了,街頭喧囂也彷彿被隔絕,只是盯着書,眼睛都不捨得眨一下。

    “好!好!寫得好啊!”

    劉洪儒看了不知多久,感覺脖子僵硬無比,想起身鬆鬆筋骨,可擡頭一看,這竟是已經到了傍晚,天都快黑了。

    ……

    清歡小居,一百本《三國演義》買來——這裏的確對於通俗有着需求,因爲往來無白丁嘛,蒲知府評價又不遜色於《水滸傳》,在谷玉燕、師文君影響下,出於信任就買了這麼多。

    且說,谷玉燕、師文君拿到書,就避不見客,泡了一壺茶,一盤點心,投入開始閱讀。

    室內檀香嫋嫋,只有安靜沙沙翻頁的聲音,二女午飯都沒吃,直到半下午時,才先後看完。

    “真好,就是,就是……斷在這裏,方公子可真是……”谷玉燕氣鼓鼓的,絕美的臉頰如河豚鼓起來。

    “可不是?”師文君戳了一下姐妹的臉,少有應和,以她清幽淡雅,都忍不住對方臨生出些嗔意,不過很快走出這種情緒,放下《三國演義》,心中悵然若失,感慨道:“方公子之才,世所罕有,將三國無數人物、事件串聯起來,寫得引人入勝,也就方公子可以做到,此書的確不下於水滸。”

    “是呀,書中奇謀迭出,可見方公子胸有韜略,那天我捉弄方公子,倒是班門弄斧了。”谷玉燕羞慚說着,又是想到那日。

    不過當時糗事,如今思來,似也有絲絲甜蜜了。

    “知道了吧?是方公子沒和你計較。不過不得不說,對方公子瞭解愈深,愈覺驚喜,好如挖之不盡的寶藏,讓人忍不住思之,那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兒。”

    師文君想到那個青衫從容、寵辱不驚的身影,又無端聯想起書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情節,情不自禁吟出:“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半個多月前,方公子尚且聲名不顯,如今,《三國演義》一出,勢必滿城轟動,洛陽紙貴,等將來《三國演義》傳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作爲此書作者,方公子必將聲名加於宇內,真正是‘天下誰人不識君’。”

    ……

    董祖誥從軒墨齋後門進來,一見到方臨就是張開手臂,大笑着抱了下:“方兄,我恭喜你發財了啊!”

    “發財發財,一同發財,這其中也有董兄一份。”方臨笑道。

    “哈哈,也對,我可是佔了大便宜,在《三國演義》潤色署名,不知道讓多少同窗羨煞,這是和蒲知府一個待遇了。”

    董祖誥暢快大笑:“對了,那些同窗搶不到書,找上門去,請我幫忙,託我過來……”

    他也沒多留,付錢拿了書,風風火火走了。

    ……

    學堂。

    中途休息,徐闊老兒子徐賢文被一羣學童簇擁圍在一起。

    徐賢文洋洋得意,指着手中《三國演義》:“你們看這是什麼?城中傳了好久的《三國演義》,我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伱們不知道,可好看了!”

    中午,他過去軒墨齋,叫了不知道多少聲‘方哥’,才拿到這書,不過這番糗事就不必提了,重要的是此時,這書自己有,小夥伴們沒有。

    “能有我這好看?”一個小夥伴拿出《大宋中興通俗演義》,不服氣道。

    “嗤!”徐賢文還沒有說話,就有嘴替道:“你那《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我也看過些,對比《三國演義》,就好比一個飛在天上,一個落在地下。”

    “對,這能放在一起比麼?我感覺《三國演義》比《水滸傳》都好看,這是我哥寫的。”徐賢文吹噓道。

    “哇,你哥?厲害!”

    “對的,厲害。徐賢文,我給你錢,你明天能不能幫我帶一本?”

    “還有我!”

    ……

    徐賢文聽了,小臉都白了,這麼多人,這麼多本,要在方臨淫威下叫多少聲‘方哥’才行啊,頓時轉移話題:“哎哎,咱們抓緊時間,繼續看書吧!”

    一羣小腦袋湊過來,搶位置,你擠我搡,瞪大眼睛看着,很快沒了聲音。

    尤其是之前那位說《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的,看了一些後覺得《三國演義》確實好看,自己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還真比不上,決心放學後就去將《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退了,去買一本《三國演義》。

    當!

    不一會兒後,鐘聲響起,該上課了,可這些小學童門還抓緊最後一兩個呼吸時間,瞪大眼睛往書上瞧,似乎多看幾個字都是好的。

    等夫子進來,他們才譁地一下散開,迴歸座位,可心中紛紛哀嚎:‘啊啊啊,十八路諸侯討董,下面是什麼啊?’

    不僅是這些學童,徐賢文自己也心癢癢,看了一眼前方的夫子,偷偷翻開《三國演義》,自己繼續讀起來。

    這一幕,讓許多近處的小夥伴看到,那真是羨慕嫉妒恨,恨不得眼睛飛過去,跟着一起看。

    於夫子發現,今日講課效果非常不好,許多學童都在走神——那可不是?都在想着,哪有心情聽課啊!

    他還發現一件怪事,不少學童都偷偷往徐賢文的方向看,眼神非常奇怪,而徐賢文這小子,今日非常老實,坐得板板正正,聽着課,低着頭,手寫寫畫畫,似乎是在記錄功課。

    “你們要向徐賢文學習……”於夫子說着走過來,本想要表揚徐賢文一下,可發現這小子只是手上做出記錄姿勢,眼睛卻在……

    譁!

    他一下抽走《三國演義》,板氣臉:“徐~賢~文!”

    不出意外,徐賢文慘遭打手心,只是他的痛不在手上,而在心裏,他的《三國演義》被沒收了啊!

    於夫子氣得不行,讓這羣小學童習字,拿着書到前面坐下,看到書名,想到蒲知府的宣傳,翻開打算瞧兩眼。

    可這一看,就看到了放學,下方那羣小學童,習着字,還不時擡起頭眼巴巴看前方的夫子一眼,那一個個心裏簡直恨不得取而代之。

    放學後,徐賢文過來道歉:“夫子,我知道錯了……”

    “知道錯了就好,知錯就改,善莫大焉,這次就不請你爹來了。”於夫子撫着長鬚,語重心長教導道。

    “不是,夫子,我想說,我的……”

    “癡兒,你年紀還小,心性不定,好好讀書,現在還不是看這種東西的時候,去吧!去吧!”

    等徐賢文走了。

    於夫子點了燈,自己坐下,繼續翻開《三國演義》,一邊看,一邊感嘆:“寫得真好啊!”

    ……

    徐家。

    徐闊老不識字,卻也支持了軒墨齋生意,讓下人買回一本《三國演義》,又讓識字的管家讀,聽得津津有味。

    不僅是他,徐妻過來聽了一會兒,也入迷了。

    徐賢文回來,就是看到這一幕,本以爲自己被收走了,沒想到家裏還有,那個激動啊!

    他一把從管家搶走書,留下一句:“爹、娘,我先拿去看看。”

    可以往寵着他的父母,這次卻沒由着他,兩道陰影籠罩過來:“給我……放下!”

    “爹、娘,我來給你們讀,我來給你們讀!”

    徐賢文靈機一動,接過朗讀的差事,飛快翻到自己看的部分,十八路諸侯討董,本想從這開始讀,可旋即又被父母鎮壓,不得不從火燒洛陽開始,不過神奇的是,跳過部分後,仍能沉入進去。

    晚上吃飯,徐闊老要一壺酒,嘴裏還哼着:“酒且斟下,某去便來!爾等插標賣首之輩……”

    他的確是喜歡關二爺,感覺這個人物,簡直寫到心眼裏去了。

    晚飯後,徐賢文又讀了小半個時辰,打發睡覺。

    次日一早,徐闊老早早起來,本想拿出書讓管家開讀,可發現書不見了,這怎一個氣字了得:“我書呢?我那麼大一本書呢?”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冷笑道:“徐賢文,你小子今晚別回來!”

    “我就說,那個小兔崽子好久今早這麼早起來,飯都不吃就跑了,跟做賊似的……唉,王司徒巧施美人計,後面什麼啊?”

    徐妻埋怨着,看着徐闊老要出門:“你這是去哪?”

    “去軒墨齋,再拿一本《三國演義》回來。”

    “好,那你趕緊去,回來再吃飯。”徐妻立刻道。

    徐闊老:……

    以前,他還真沒看出來,你竟是這樣的一個夫人。

    ……

    仲宗典傍晚拿到《三國演義》,細看咂摸,熬到半夜方纔看完。

    “我實不如也!”他看完,悵然若失感嘆。

    雖然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但自己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與《三國演義》,差距實在不是一星半點,仲宗典這個對手讀後,都被征服了。

    “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穫,兩本書同一日發售,將來《三國演義》青史留名,我說不得也會被史書記上一筆!”

    雖然是作爲墊腳石的定位被記入青史,但你就說,青史留名了沒有吧?

    ……

    仲宗典所想沒錯,《水滸傳》之後,第二、第三部通俗同日發售,《三國演義》以碾壓之勢戰勝《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贏得了這場碰撞,在後世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提,說回當下,《三國演義》這部超現象級作品,在城中飛快發酵,吸引無數目光,可身處這個時代的人,卻還不知道,它將掀起一個怎樣的狂潮,又將爲怎樣的一個時代徐徐拉開帷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