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衆生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吃紅薯不字數:4266更新時間:24/06/26 15:01:13
    這日,從府城離開的小河村人回到小和村時,已是晌午,村人並不知道他們今天回來,自然也不會有什麼迎接啥的,隊伍分散各回各家。

    很快,喬家就來了不少人,基本都是家裏有人留在府城,寫信回來,過來想讓喬村正幫忙讀信的。

    ——村裏都是一羣大老粗,哪裏識得字?那邊託人寫了信,又託人帶回來,信到了手上也看不懂啊,就只有找喬村正來讀,有時候喬村正不在,那就只能碰運氣,讓遊街串巷的賣貨郎幫忙看看。

    老方家就在其中,遊朝東將信捎回來,也跟着老方家一大家子過來,方爺、方奶、大房、二房、四房都來了,畢竟讀信在小和村也是個稀罕事,大大小小都來湊熱鬧。

    見喬村正拿起一封信,在場的人家跟聽戲似的,七嘴八舌激動非常,紛紛興奮地湊過來,圍了一圈。

    “咳咳,肅靜!”喬村正讓衆人安靜下來,拆開了信直接來讀,也沒隱私啥的,一家的信大家夥兒都圍着聽。

    ——這時代就是如此,村子就這麼大地方,村人聯繫緊密,誰家的事,半天就能傳遍全村,隱瞞沒啥意義,大家夥兒也根本沒有什麼隱私的意識。

    喬村正讀了兩封信,分別是鄭家、白家的,然後輪到了方家。

    他拆開信,讀道:“爹、娘勿念,我們在府城一切都好……我在碼頭做工,每日能看見往來的大船,上面掛着紅色、藍色、綠色的旗幟……臨子也在一家書肆找到了活計,落下腳來……村裏的房子、剩下兩畝地,我是這樣打算的……

    爹、娘,你們年齡大了,要保重身體,多多休息,平日裏不要喝生水,飲食也要注意,豆子類的東西不容易克化,不要多吃,辣的東西也少吃些……

    還有大哥,平日不要悶着頭幹,注意歇息……二兄也是,二嫂性子有些辣,但心眼不壞……小弟同樣要注意身體,我走時,你腿摔斷了,現在應好了吧?一兩月不見,家人都還好?安安是不是長胖了些……”

    村人聽着這封信的內容,相比之前,爲之動容之餘,一個個嘴巴張得老大,感受到了巨大衝擊。

    只能說,對比前兩封鄭家、白家的信,鄭於、白寶的嘴笨,只說府城什麼都好,不用操心,別的就沒什麼了;方臨家這封信,從府城見聞,再到問候家中,男女老少,無一遺漏,大小事情,無微不至,情真意切,並且用語通俗,讓人都能聽懂,就跟在眼前說話似的。

    對比前面兩封信,簡直堪稱降維打擊!

    喬村正將方臨家的信讀完,場中短暫安靜後,頓時氣氛爆發,熱烈無比。

    “這信寫的真好啊!”

    “可不是?我聽着,方老三對爹孃是真孝順,對弟兄也是真重感情,一封信下來誰都沒忘,家裏大大小小,挨個都問候了一遍。”

    “我這個外人聽着,眼淚水都快出來了。”

    ……

    村人基本上人人感動,只有極個別精明的嘴上誇着,心裏可能嘀咕兩句說得這麼好聽,也沒見提到捎帶的一點東西。

    “大家夥兒聽我一句,方叔家的信中有些事情沒寫,我這個知道的,卻不能不說,不然良心不安吶!”

    遊朝東替方臨家稍信兒,也跟了過來,此時聽了信的內容大加觸動,也注意到信中沒提遭竊的事情,想來是方臨家報喜不報憂,頓時知道該自己出馬了。

    他覺得,自己有義務爲方臨一家解釋,讓村人都知道他們的不容易,這既是報答方臨的仗義,也是彌補在府城種種事情的愧疚。

    “大家夥兒不知道,我們去府城的路上,有一段方嬸子生病,方家落單走,然後銀錢全被偷了,那兩天還下了大雨……到了府城,別看方叔在碼頭做活,可我也去了,那個累啊,也別看臨子找了個書肆的好活計,可府城樣樣都貴,也是過得緊緊巴巴,即使這樣,方叔還花錢找人寫信,託我帶回來。”

    遊朝東說着:“這些東西方叔信中沒提,但我卻得讓大家夥兒知道,不能誤會了方叔家。”

    他作爲第三方說出來,更有信服力,原本就感動的,此時更感動了;極個別有些小想法的人,這時也信了,開始感嘆方老三有孝心。

    氣氛烘托到這個程度,方爺還不太明顯,方奶已然感動哽咽,抹着眼淚,大房、二房、四房也紛紛說着方臨家好話。

    “老三悶不吭,我卻知道是個孝順的,這那麼大的事情,也不提,還花錢寫信回來問候爹孃、咱們。”

    “是啊,老三人老實,也孝順,我這個當兄弟的都感覺比不上。”

    “在縣城我摔斷了腿,還是三哥家替我家去的,沒曾想途中三嫂生病落下,錢還遭偷了,是我對不住三哥啊!”

    ……

    且不說方家心裏如何想,只看表面,那真是真是一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別人家見了,也都在誇讚、感嘆,看看人家老方家,再看看自個兒家雞毛零碎的,心裏說不出的羨慕,都暗暗以老方家爲榜樣。

    ……

    因爲時候已是晌午,讀了方臨家的信,喬村正便讓大家夥回去了,說先各家聚聚吃個飯,有什麼事下午再說。

    ……

    回去路上。

    方奶感嘆着:“平時沒看出來,離遠了才知道,老三這麼有孝心。”

    “府城可不必咱們村裏,花銷大,老三家又遭了賊偷,就是找到了活計,也肯定過得不容易,就這,還花錢給咱們寫信,老三人就是老實啊!”

    她說着,又是道:“要是能給老三家捎帶些錢過去就好了,老頭子,你說是不是?”

    “嗯!嗯!”

    方爺應付答應着,心裏卻在琢磨,那信上的話不像是老三能說出來的,倒更像是……老三家的臨子。

    要問他此時對方臨一家擔不擔心?

    還真不擔心,有方臨這個好孫兒,路上那麼難,都過去了,到府城就更沒啥了。

    ……

    大房。

    “老三實誠,重感情,我這個做大哥的反倒不如了。”方伯顯沉默了下,又感嘆道:“老三給我打了個樣,這才是兄弟間該有的的樣子啊!”

    方柳氏嘴脣動了動,想說什麼,終究沒說出口。

    ……

    二房。

    “想不到,老三那個老實性子,也能說出信中那番話?”方王氏說着。

    “嘿,你真當那是老三說的?那是三房的臨子。”方仲貴語氣確定無疑,感嘆道:“臨子精明啊,你看他拿回來個啥?啥都沒有,空口白話,就得一個好名聲。”

    捅破了窗戶紙,方王氏恍然大悟:“當家的你說的是,臨子可真雞賊,不過,老三家不是路上銀子全被偷了麼?想來現在府城,過得也難。”

    “恐怕還真不是。聽遊家小子說,路上老三媳婦生病,又遭偷,那兩天還下了大雨,這般情況,老三家都過去了,到了府城,還能被難住?”

    方仲貴說到這裏,突然沒頭沒尾感嘆了句:“臨子,厲害啊!”

    顯然,他認定了,在從縣城到府城,再到府城找活計這個過程中,方臨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厲害了還不好麼?”方王氏高興道:“那般等老三家在府城扎下根,才能幫襯咱家赫子。”

    “嘿,這伱又錯了。別看他們是堂兄弟的,可也千萬別想着讓臨子白白幫襯,去佔便宜。”

    方仲貴咂摸着嘴,眸光深沉:“我倒是有點摸清那小子的脈了,對臨子這種人,你就得用感情,靠真心換真心,想算計,那是不成的!”

    ……

    四房。

    “得虧送出了那根野山參,不然老三家在路上遇到那麼大事,恐怕過後,你們弟兄都做不成了。”方秦氏說道。

    “是啊!”

    方季平嘆息:“送出那根野山參,也只是彌補……以後啊,我也不指望老三家能幫咱們多大忙,只要比對外人好些就成。”

    ……

    不僅是方家各房,去府城的人回來,也在村中其餘各家引發了巨大風波。

    ……

    喬家。

    等村人暫且走了,喬村正讓喬旭過來,將路上經過給他講一遍。

    當喬旭說到宋凱、白寶、鄭於抱團時,喬村正臉上露出不出意料的神色。

    當喬旭說到宋凱提議走小路,表決中架空他,抄小道遇到劫匪……

    喬村正嘆息:“糊塗啊!你看着吧,這事還有得鬧呢!”

    等喬旭說到到了府城,村人大多在碼頭做活,只有方臨寥寥幾人在街鋪找到活計時。

    對此,喬村正的評價是:“方老三家方臨,這是憑本事;耿家耿石,人踏實,這是跟對了人,將來也差不了;付宏麼?別看他好像找到了個好活計,他那個性子,若是不改,將來在外勢必要吃虧,畢竟,外面可不比咱們村裏。”

    ……

    付家。

    “宏子平時就嘴皮子利索,到了府城果然成器,竟找到了當鋪的活計,以後可就是城裏人了。”

    付老孃一臉驕傲,暢想道:“說不得,以後咱們還能跟去府城享福吶!”

    付老爹沉默聽着,好一會兒才道:“享福我就不想了,只希望他別惹出什麼亂子,害了自身,還要牽連咱們,到時讓我這個老頭子去給他收屍。”

    “付世有,你說的這是什麼混賬話,有這麼咒自己兒子的麼?明明高興的時候,偏要說這些喪氣東西!”付老孃炸了。

    “唉!”付老爹見此,只能嘆息,不說了。

    ……

    耿家。

    “我就說吧,方老三家是實誠人,走近些準沒錯。”

    耿父說着,看向回來後、就一直沉默的大兒子耿聰,嘆了口氣:“聰子你也別眼紅,你弟弟石頭是個忠厚的,媳婦也精明,倆人搭配,在外吃不了虧。你不一樣,你有些心眼子,但不多,就是讓你去了,也不成的……”

    耿聰低着頭,也不知道聽沒聽進去。

    ……

    白家。

    白老太哭天搶地:“我兒白寶怎麼留在了府城?在外面,不知吃沒吃苦,幾時回來?”

    “娘,小叔子不回來是對的。”

    白老大家媳婦早就看不慣白老太偏心小叔子,此時,暗戳戳扎心道:“他和宋家宋凱提議走小道,遭了劫匪,怎麼敢回來?回來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老大媳婦,你這說的什麼話?沒聽遊家小子說麼,走小道那是宋家小子提出的,關咱家寶子什麼事?就是村裏人找來,我也是這句話!”

    ……

    鄭家。

    鄭父自責:“走之前,我還和兒子說,咱家和宋家是比較近的親戚,出門在外,讓他和宋家的凱子走近些,遇事有個照應……沒想到,竟是差點害了他!”

    “哼,也多虧咱兒子聰明,及時醒悟過來,遠離宋凱、白寶,才找到了飯館的活計。”

    鄭妻看着丈夫,怎麼瞧怎麼不順眼,冷哼一聲:“你今晚別上牀!”

    ……

    宋家。

    宋家此時已經被堵門了,那些遭到劫匪受害的人家,比如姚彬所在的姚家等等,找上門來嚷嚷着,要宋家給個說法。

    宋廣成那麼精明的人,都不敢犯衆怒,只能好聲好氣,又是賠禮道歉,說宋凱沒回來,若是回來一定任憑各家處置,又是說要和宋凱斷絕關系,才將這些人家暫時勉強打發了。

    “造孽啊,我精明一輩子,怎麼生出那麼個玩意兒?”宋廣成進屋就是癱坐下來,氣得嘴脣都在顫抖。

    他打聽到宋凱一路上所作所爲,都感覺臉紅:和遊朝東打架,上頭衝動;拉着白寶、鄭於組建小團裏也就罷了,還算是有些小聰明;但因爲怕苦怕累,就鼓動村人走小道,簡直愚蠢;遇到劫匪扔下妻兒逃跑,這就是又蠢又沒擔當!

    “當家的,你消消氣。”宋劉氏勸道。

    “消氣?咳咳!”宋廣成氣得連連咳嗽,拍着胸口:“罷了,罷了,我就當沒這麼個兒子!”

    ……

    老陳家。

    鄰村還有老陳家的近親,聽說老陳家絕戶,下午時候找來,吵着鬧着,自然是想吃絕戶,可誰知道桂花嫂釜底抽薪,直接提前將田地什麼的都給賣了。

    任他們如何鬧騰,桂花嫂遠在府城,根本聽不到。

    這些人也有商量去府城找桂花嫂,可府城那麼遠,又怕路上出什麼事,就算到了府城,也不知道桂花嫂住哪,找不找得到,就是能找到,人生地不熟的,沒個關係,打官司也未必要得回來。

    左右沒得沒法子,只能暫且作罷。

    ……

    小和村這部分人從府城返回,如一顆石頭砸入深潭,打破了小和村的平靜,掀起了不小波瀾,盡顯衆生相。

    不過這些方臨一家暫時並不知曉,在遙遠的山的那邊、江的那邊的淮安府城,一家人已然適應下來,徹底落腳安定,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