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大婚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山有意字數:2075更新時間:24/06/26 14:56:07
1934年2月28日,也就是正月十五這天,周文大婚了。
作爲民國頂級豪門的劉家嫁女,陣勢自然非同小可。
劉家公館坐落的南京頤和路以及相鄰的牯嶺路,兩條大街一大早就被人打掃的乾乾淨淨。樹上、電杆上、沿街的屋檐上,都掛滿了彩紙和各色各樣的鮮花紙花,色彩繽紛奪目,引得路人紛紛注目。
在婚禮的安排上,經過周文跟劉若蘭商議,就按照後世的婚禮模式,搞了個中西結合的婚禮。既有華夏傳統的喜慶和寓意,又簡化了很多繁瑣的規矩和程序。
但就是如此,周文一大早就開始忙的腳不沾地。
經過化妝師的一番梳妝打扮,一身筆挺黑色西裝,帶着紫紅色領結的周文在一羣西裝男的簇擁下,告別了滿臉欣慰的老父和紅袖還有小虎,上了停在門口的接親花車。
一長溜的黑色橋車從牯嶺街駛出,在南京的大街上招搖過市,迤邐而行。車隊的速度並不快,後面早就跟着一大羣半大孩子和一些喜好熱鬧的市民。
這些人跟着車隊也不是沒有什麼好處,尾部的最後一輛轎車上時不時就會拋灑一些糖果和紅包。撿到的孩子們歡呼雀躍,就是有些大人也厚着臉皮加入爭搶的行列。車隊所過之處好不熱鬧。
按照華夏的傳統,別的事情可以低調,但結婚這種喜事卻是越高調越好。而周文大公子則是巴不得全南京城的人都來圍觀才好。
這時劉公館的門口已是張燈結綵,大街上站滿了看熱鬧的吃瓜羣衆,還有無數的警察、劉家的下人以及保鏢在門口維持秩序。
此時,又眼尖的看到遠處開來的車隊,頓時大呼小叫起來。一時之間,劉家公館門口是熙熙攘攘,早有準備的劉家下人馬上點燃了幾大串鞭炮。
“噼裏啪啦……”響成一片。
“咚咚鏘……咚咚鏘……”早有準備的鼓號隊也敲響了鑼鼓,一下就將這場迎親儀式推向了高潮。
車隊來到劉家公館,張曉平、許大成、體淨、左明青、周明遠、二嘎子、李虎……等一羣年輕人下了車,簇擁着一馬當先的周文,在圍觀人羣的大呼小叫中,走入了劉家公館。
進了劉家公館,周公子可就遭罪了。劉家的一大羣三大姑四大姨的可是早就準備了無數的闖關節目在等着他。以周文兩世爲人的見聞,也被那些什麼燈謎對聯弄了個臉紅脖子粗,最後大多都只能是用紅包開道。
一番折騰下來,已是中午時分。
在劉家公館的大堂裏,三張太師椅上端坐着劉家三老。
三人都是一身嶄新的長衫馬褂,頭上黑色瓜皮小帽,一副地主老財的標準裝束。這其實就是這個時期大戶人家上了年紀老人的正式着裝。
劉家家主,同時也是劉若蘭生父的劉其振居中,老二劉其興和老三劉其義分作兩邊。
此時,劉其振神色卻是有些複雜,有欣慰有高興但也有一絲淡淡的傷感和不捨。
這跟天下幾乎所有父親和親人一樣,眼看閨女年紀大了,就急着給她找婆家。但真的等到自家閨女要出嫁了,要變成別人家的媳婦的時候,那種二十幾年的養育之情、朝夕相伴的父女之情,還有對於女兒未來生活的擔憂,齊齊縈繞在心頭。
而此時的周文已經衝破重重關口,終於來到了劉若蘭的身前。
他此時心情也是各種思緒齊上心頭。
這可是他兩世爲人以來第一次結婚,而且找的還是一個如此中意和深愛的妻子,心中只覺人生得意莫過如此。
此時的劉若蘭身着繡有龍鳳呈祥圖案的大紅嫁衣,頭戴紅色蓋頭,雖然看不見她的面容,但是周文腦海裏卻是閃現出劉若蘭那白皙美麗的臉龐。
“想必現在若蘭美貌中又有些嬌羞的面容肯定更加迷人吧?”周文牽起劉若蘭柔弱無骨的玉手時,心裏想道。
在司儀的引導下,周文牽着劉若蘭緩緩來到了大堂。
在這裏他們要對劉若蘭的父親和兩個從小就疼她愛她並呵護着她長大成人的叔叔行三跪九叩大禮,答謝親人的養育之恩。
劉若蘭母親早逝,所以現在她最至親的長輩也就這三位了。
在司儀的指揮下,周文和劉若蘭雙雙跪地,行跪拜之禮。
禮畢之時,劉其振眼圈發紅,剋制着不讓自己的眼淚留下,望着周文澀聲道:“阿文,若蘭以後就交給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待她,更希望你們夫妻和睦,白頭到老。”
而此時的劉若蘭在蓋頭下早已泣不成聲。
周文看向岳父,堅定地說道:“請岳父放心,我此生必會與若蘭相親相愛,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也不離不棄,無怨無悔,此生不渝。”
這還是周文此生中對着另一個男人立下的不是誓言的誓言。
此時他感到手掌中那只溫柔細嫩的小手也反轉握住了他的手,緊緊抓着,好似一刻也不願放手。
……
婚禮的最高潮當然就是晚宴。
周文和劉若蘭的婚宴分爲三處地方。
一處是在劉家公館,這裏擺了近八十桌酒席,主要宴請的都是劉家的親朋好友和三大家中的宋家貴客以及代表校長和夫人前來慶賀的王副官等一衆高官,另外還有跟劉家關係密切的生意夥伴。由劉家家主劉其振親自作陪。
這裏要說一下,雖然現在劉家與孔家不和,但劉其振依然還是向孔家發了請柬。只是孔家以最近正在辦理侄兒孔令麟的喪事爲由,沒有派人來參加。
另一處是在位於中山路的南京中央飯店。這裏主要邀請的幾乎全是劉家衆多產業的管理人員,還有劉若水官場上的朋友同事,劉若曦的同學朋友。在宴會大廳裏也擺了幾十桌。這裏由劉琪以
第三處自然就是在位於牯嶺路的周文的新房。這裏地方不大,所以只擺了二十幾桌。但在這裏的全是周文的親朋好友還有傭兵團的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