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用力過猛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攜劍遠行字數:4623更新時間:24/06/26 14:53:38
    提到唐代的長安城,就不得不提所謂的“樂遊原”。

    在長安城的108坊裏,樂遊原位於東南方,大約在宣平、新昌、昇平、升道四個坊的位置上,宣平坊位於樂遊原的西北角。

    唐代長安城從北至南有六崗,地形暗合《易經》上乾卦的六爻,即從九一之地到九五之地。這是唐代長安城在設計與定址上的巧妙之處。

    這其中,九一之地乃龍首原,象徵潛龍在淵,爲皇家禁苑不許人居住。

    九二之地爲大明宮一帶,象徵見龍在田,留給天子所用;

    九三之地爲興慶宮西北一帶,象徵君子乾乾,規劃爲百官衙署;

    而最爲至尊的九五之地,象徵“飛龍在天”的絕佳位置,這裏便是樂遊原。

    凡人是不能居住的,只能留給神佛。在唐長安城的規劃中,此處多有廟宇道觀,比如興善寺、青龍寺、崇真觀等。這裏的民居都非常狹窄,而且被官方限制入住。

    方重勇面前的這處宅院也很是窄小,根本不起眼。只是這個絕佳的位置,讓人忍不住擊節叫好。從這裏向北望去,長安宮城便在腳下。

    白居易詩句裏面描述的“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這不是誇張與形容,只不過是站在宣平坊眺望遠方的寫實之作而已。

    “這是誰家啊?”

    方重勇停下腳步,疑惑的看着鄭叔清問道。在長安已經幾個月的他,也已經打聽清楚了,並不是隨便什麼身份的人,都可以住宣平坊的。

    哪怕這個宅子本身看上去並不起眼。

    “賀學士。”

    鄭叔清淡然說道。

    “賀知章?”

    方重勇脫口而出,隨即被鄭叔清打斷道:“以後他便是教授你學業的老師,你對自己的授業老師也是直呼其名麼?”

    鄭叔清忍不住低聲呵斥了一句。

    “這如何使得?”

    方重勇驚呼道,他不知道老鄭是怎麼辦到的,但請賀知章當老師,這裏頭所需要的人脈與人情,豈可用金錢來衡量?

    “不要多話,今天我說了算,有什麼問題都給憋着,等拜師完了再談。”

    鄭叔清肅然說道,臉上的表情前所未有的鄭重。

    方重勇只好默默點頭,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都走到宣平坊了,要是過賀知章家門而不入,人家知道了會怎麼想?

    因爲你爹是方有德就有資格來這裏裝逼?

    這得多腦殘啊,平白無故得罪人。

    懷着複雜的心情,方重勇跟着鄭叔清進了大堂。果不其然,這裏的陳設很簡單,卻又雅緻非常,不過四五間廂房,一個院子,裏面卻又建了一座觀景的閣樓。

    想想賀知章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的官職,他有這樣的待遇其實也不算稀奇了。

    房子蓋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段在哪裏。能在宣平坊安家落戶,便已然證明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如何。

    “都來了啊,坐,坐吧。”

    一進大堂,方重勇就看到笑容和藹,身材清瘦的賀知章過來招呼他們,沒有任何架子。

    方重勇木然坐下,雙手合十對着賀知章行了一禮。

    “這是方節帥之子,現在還沒有人傳道授業,希望賀學士能對他指點一二。”

    鄭叔清謙遜的說道,拱手行了一禮。

    “行吧,我每日上值半天,午後即回。你每日午後來宣平坊練字,每日不輟,可以做到麼?”

    賀知章看着方重勇詢問道。

    “一切謹遵老師教誨。”

    方重勇大大方方的叩首一拜。

    “哈哈,那明日開始吧,今日我要飲酒了,二位請回。”

    賀知章哈哈一笑,右手一擡,示意鄭叔清與方重勇二人離開。像他這樣幹淨利落趕客人走的情況,方重勇是第一次見到。

    鄭叔清是老官僚了,從袖口裏掏出一份禮單,小心翼翼的遞給賀知章,隨即插手行禮告退。

    “這……”

    賀知章看到禮單,面露驚訝之色,隨即微微點頭,將其揣入袖口,什麼也沒多說。

    這個所謂的“拜師儀式”,沒有感激涕零,沒有互相欣賞,更是沒有謙恭孝悌。

    怎麼看怎麼像一場交易。

    回方家宅院,來到書房,方重勇便等着鄭叔清解釋這一切。

    “我知道你聰慧,遠超常人。但你現在最缺的並不是學識,而是名望。若是永遠在伱父名聲的籠罩下,你就永遠只是方節帥之子罷了。

    而有了賀學士徒弟的身份,則方便你將來與各色人羣相處,擺脫掉身上紈絝子弟的印記。”

    鄭叔清語重心長的說道。

    李林甫爲什麼不被士人們所接納?難道僅僅是因爲李林甫想獨霸朝堂麼?

    其實並不完全是。

    因爲在李林甫還沒當上大官的時候,士人們就不喜歡他。比如源乾曜就說李林甫“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那時候李林甫的官職可是不值一提的。

    李林甫不是文人圈子裏面的人,所以就必然會遭到那些人的排斥。方重勇如果是賀知章的徒弟,只要沒有明顯的“不學無術”,那麼未來他辦事的時候,就不會遭遇到士人集團的天然抵制。

    這是好處,那壞處是什麼呢?鄭叔清沒有說,方重勇也不知道。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請一個大佬站臺,扯一面虎旗爲自己壯聲勢,那麼等方重勇十四歲的時候,就必須去國子監,又或者去崇文館讀書,到時候再靠“同窗關係”發展人脈。

    這起步就晚了很多。

    要不就會淪落到跟李林甫之流一樣身份背景。

    方重勇微微點頭,心裏有些感動。之前鄭叔清要送什麼“雙胞胎姐妹花”之類的東西,那不過是把他方某人當做同級別的官僚在進行利益交換。

    而現在他牽線請賀知章做自己的老師,則是典型的貼心關懷了。

    這一手,確實對得起方重勇前前後後爲鄭叔清出謀劃策。

    “呃,賀學士名滿長安,鄭侍郎是如何讓他同意教我學問呢?”

    方重勇疑惑問道。

    “聖人賞賜的一百匹唐錦,我送了賀學士……八十匹。”

    鄭叔清慢悠悠的說道。

    “這樣的狂士也愛財?我還以爲他們都不食人間煙火呢。”

    方重勇一愣說道,有些無法理解。

    賀知章的小日子可是過得舒服得很,每天去宮城的衙門也是摸魚,上半天班就回來休息,除了喝酒就是玩樂。這樣瀟灑快活的日子,乃是鄭叔清之輩無法去追求的。

    “喝酒,接濟朋友,四處遊玩,官場應酬,哪一樣不需要財帛來撐腰。

    如今唐錦有市無價,賀學士拿出一匹,就可以供他喝酒喝好些日子了。

    每日隨便敷衍一下你,稍稍指點一下,就能讓手頭闊綽不少,這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鄭叔清耐心解釋道。

    不得不說,這番話挺有道理的。方重勇站在賀知章的角度想了想,忍不住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鄭叔清給得實在太多了,貞潔烈女也被錢砸成了花枝招展,開門接客的粉頭。

    賀知章在朝中以酒品奇差而聞名,以至於上次酒宴,衆人一致推舉他爲主持人,就是爲了不讓他喝酒。他沒喝酒的時候還挺講究禮儀的,喝了酒以後就完全換了一個人。

    杜甫的著名詩篇《飲中八仙歌》中,首先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如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睡。說的就是他喝醉後騎在馬上前俯後仰,醜態畢露,就像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進井裏,他乾脆睡在井底。

    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賀知章喜歡喝酒,而且喝了酒以後不顧形象,這卻又是千真萬確的。

    雖然名滿長安,但賀知章的俸祿也並非金山銀山,實際上相當有限,一個月不超過五十貫。

    相對於在邊鎮督管一方的節度使可以“靈活使用”地方府庫,像賀知章這樣的朝臣,都是拿“死工資”的。

    只有李隆基大發慈悲賞賜朝臣的時候,才會讓他們手頭寬裕一些。

    這些中樞朝臣的日常用度開銷也很大,本身就是“月光族”,根本存不下什麼錢。因此鄭叔清提供的這筆“橫財”,其吸引力遠遠超過了方重勇的想象。

    事實上,這筆交易賀知章沒有任何的牴觸,非常爽快就答應了這件事。而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鄭叔清送來的是唐錦,只是感覺這批絹帛“質地上乘”。

    “賀學士只是你名義上的老師,他不可能真正教你有大用的東西。無非就是書法,寫錦繡文章之類的。”

    鄭叔清耐心告誡方重勇,怕他得意忘形。言語中似乎對賀知章的學問頗有些不屑的樣子。

    “鄭侍郎是否覺得,賀學士的學問,其實對於朝廷沒有任何用處?”

    方重勇嘴賤問了一句。

    鄭叔清一愣,隨即苦笑道:“你自己心裏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到處亂說。我什麼都沒說過,也不會承認的。”

    “鄭侍郎的恩情,小子會記在心上,未來必有厚報。”

    方重勇躬身對鄭叔清深深一拜道。

    他很明白,自己在長安什麼門路都沒有,想辦點事情,其實不得不通過鄭叔清的人脈來運作。

    而渣爹方有德,似乎做的事情都非常極端,並且身上疑團重重,讓方重勇無法信任。

    長安是競技的舞臺,卻不是成長的搖籃。方重勇知道,他一定要離開這裏,去歷練,去成長,去積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他要好好的觀察這個世界,這個時代。

    “不要想什麼雙胞胎女僕了,那些東西,等你功成名就了,就好似櫃子裏的貨物一樣,隨用隨取,毫不費事。

    過幾天我便要去洛陽含嘉倉,複查屯糧情況,以供河西軍需。估計這段時間都不會回長安了,你就安安心心跟着賀學士,不要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特別是……”

    鄭叔清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湊過來壓低聲音說道:

    “特別是聖人的事情,能不碰就不要碰。

    宴會上那兩句詩是你寫的,如今聖人已經知道了。如果聖人請你進宮寫詩考驗智慧什麼的,你一定要藏拙,不可太過鋒芒畢露了。”

    “明白了。”

    方重勇微微點頭。

    楊玉環的上位,李隆基的變化,其實很多朝臣都是看在眼裏,也有自己的判斷。

    朝堂的變化,已經開始,他們都看到了,只是不知道會怎麼變,又會以怎樣的方式結束。每一次變化,都會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官場大洗牌。

    這些中樞朝臣們就好像在池塘裏遊動的魚羣那樣,天上黑雲密佈,氣壓低了,這些魚兒們也開始浮出水面吐泡泡,也會躁動不安,甚至還會因爲缺氧而翻肚皮死掉。

    李林甫看到這些沒有,方重勇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鄭叔清絕對看明白了,而且一定有相應的準備!

    “你還是要運作你未來岳父去河西麼?”

    鄭叔清沉聲問道,現在他會成爲負責調度河西糧秣的轉運使,唐軍對陣吐蕃能不能贏,對他來說,就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唐軍贏了,他躺着升官。

    唐軍輸了,他要跪在李林甫面前求救。

    兩者區別可大了去了。

    “確實如此。”

    “嗯,如此的話,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麼?”

    鄭叔清追問道。

    官場上的事情,不能總是等着好運降臨。

    面對挑戰,一定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氣,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條件。

    老鄭不太會辦大事,但是他很會做官,而且技術高超。

    “沒什麼事情。不過如果真的有機會的話,你可以給右相出出主意,就說你覺得忠王(李亨)將來必爲太子,讓右相早做準備。

    這件事有機會就說,沒機會就算了,並不是決定成敗的大事。”

    “明白了。”

    鄭叔清點點頭,他心裏已經有數了。

    “我未來岳父驍勇善戰,若是能去河西,此戰必勝。鄭侍郎如果可以,多想想辦法,把我的話傳遞右相知道,就說是你的主意。這件事十有八九可以成。”

    方重勇繼續說道。

    鄭叔清再次點頭,將其記在了心裏。

    ……

    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書房,李隆基正在閱覽高力士給他的信件,那是王忠嗣的夫人李氏寫的。

    在信中,李氏向李隆基請求,可以將王忠嗣調回長安公幹,不要再將其外調了。

    沒有求官,只求迴歸,情真意切。不得不說,這封信撓到了李隆基心中的軟處。

    王忠嗣八九歲的時候,老爹王海濱就戰死沙場了,而且還是被同僚們聯合起來坑死的。李隆基將其王忠嗣養在宮中,有沒有別的意思,其實誰也說不好。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李隆基對王忠嗣的信任,絕對在普通邊將之上。唯一所慮的,不過是王忠嗣與李亨的關係而已。

    “龍武軍左軍還缺一位將軍,可以調王忠嗣爲龍武軍左軍將軍。”

    高力士不動聲色的建議道。

    “言之有理。”

    李隆基微微點頭,他覺得雪藏王忠嗣兩年,其實已經夠火候了。既然李氏哀求,讓其迴歸長安,也是人之常情。

    杜希望等人希望讓王忠嗣去河西,李林甫希望王忠嗣去劍南,李隆基有自己的主意,不想被人牽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