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天神的孫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北城二千字數:6529更新時間:24/06/26 14:16:48
    “啁啾……啁啾……”

    七月,在大明秋高氣爽時,一片密佈的雨林中卻出現了細密的腳步聲。

    一條被人爲踩踏出來的道路中,一支規模龐大的隊伍正在緩慢前進。

    在外圍,一羣赤膊上身,下身纏布,身體塗鴉着紅色與黑色顏料,頭頂編有彩色羽毛,手執石質長矛與粗製弓箭。

    他們的數量有兩千多人,而在隊伍之中則是身穿明晃晃甲冑,手執長槍與火槍,與四周環境迥異的隊伍。

    “王千戶,你說我們瞞騙了朝廷的事情如果傳回去,那我們會不會被株連啊……”

    “別烏鴉嘴,只要你我不說,誰會知道這裏是殷家還是玉家。”

    並不寬闊的雨林道路上,一名書吏緊張的詢問,而站在他身旁,身披甲冑的王任則是打斷了他。

    在他們的身後,洪保好奇的打量四周,隊伍之中的四百餘名明軍將士也是如此。

    正如王任所說,他們傳回去的消息確實有問題,因爲按照原本的航線,他們本該抵達中海(加勒比海)的羣島,然後沿着南邊的海岸線,與南邊的土人碰面,然後前往西邊上岸,想辦法搜尋到殷家國。

    然而現實是他們偏離了航道,與南邊的羣島擦肩而過,直接抵達了地圖上的一個不知名大島。

    在島嶼上,在他們和當地土人接觸並發生衝突後,在土人眼中“刀槍不入”的他們立馬被那個兩千多人的大部落奉爲了神明。

    至於王任他們之所以知道自己被奉爲什麼,主要是看到那羣土人對自己一行人又磕又拜。

    有驚無險的化解危機後,他們便用一些磨損嚴重的兵器和鐵鍋、舊衣服和當地的土人換到了許多物資,繼續踏上了向西的征途。

    幾日後,他們進入了一個大海灣(墨西哥灣)。

    經過他們的向南修正,他們自以爲自己抵達了距離殷家不遠處的地區,結果上了岸後才發現當地土人的詞語和習慣與他們所知的殷家國不同。

    在繪製北洲和東洲地圖時,朱高煦根據阿茲特克、瑪雅、印加帝國的習慣,將他們從北向南的分爲了羽家、玉家和殷家。

    因此,當王任他們岸邊登陸,並遇到了一羣一直看着他們腰間玉佩的土人時,他們便知道了這裏是玉家的地盤。

    他們跟隨當地的人前往了他們部落的城邦,並用兵器、玉佩等物件換到了許多物資,同時在當地學習他們的語言。

    只是隨着時間推移,王任擔心朝廷以爲自己一行人葬身大海,因此便只能率先派遣三百人乘三艘船返回崑崙角,並讓他們謊稱先遣隊已經遇到了殷家人,隱瞞了他們遇到的是玉家人的事情。

    這種做法自然是欺君的做法,不過只要他們能在艦隊開始第三次下西洋並抵達東洲之前找到殷家土人,那所有事情便都會有挽回的餘地。

    正如當下,此刻的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這雨林之中,便是在前往玉家國都的路上。

    玉家人將那個地方稱呼爲“瑪雅潘”,是他們在過去幾個月中得到城邦之主考察並認可後才得到的資格。

    如果他們能前往瑪雅潘,並得到瑪雅潘貴族們的支持,那他們便可以藉助玉家人的力量向南從陸路搜尋殷家人。

    “話說殿下爲什麼會給這些土人取名爲羽家、玉家和殷家?”

    書吏官孟洵詢問起了旁邊的王任與洪保,王任聞言沉默,洪保則是說道:

    “按照出發前,內廷拓印的書籍來說,這三家的土人,實際上都是從燧人氏時期陸陸續續向北洲遷徙而做出的區分。”

    “古經典籍館內有許多殘篇,上面說燧人氏時期天下南北集聚了許多冰川,海水下降,北邊的北海海峽(白令海峽)在當時是一片大澤,有的地方還長着水草和樹木。”

    “殷家人出自殷地,因爲戰敗便被其它殷地的部落驅趕。”

    “當時,燧人氏已經發明了點火的手段,因此憑藉這種手段,被驅逐的殷家人便開始從如今的北平一帶向東北方向進行狩獵,並不斷北上。”

    “由於北海大澤水草豐茂,許多動物紛紛來到這裏覓食,以遊獵爲生的殷家人便跟隨動物通過了北海大澤,來到北洲之地。”

    “他們追逐動物一路向南,同時跟着他們身後而來的許多部落也紛紛來到了北洲。”

    “古籍殘篇之中,將這些部落先後分爲三批,第一批統稱爲殷家人,第二批則是玉家人,第三批則是羽家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進入北洲的部落越來越多,逐漸遍布整個北洲及東洲大陸,而此時因爲天災,天地南北的冰川開始融化,化作洪水沖垮了北海大澤,衝出了北海海峽。”

    “至此,中土與北洲、東洲徹底斷了聯繫。”

    “由於獵物衆多,當地的三家並不缺乏食物,所以戰爭與衝突規模一直很小,加上和中土斷了聯繫,所以他們才會是現在這樣。”

    洪保說着,孟洵與王任也看向了在外圍“保護”他們的玉家戰士們。

    在他們的手中只有粗糙的石斧、長矛,以及粗製濫造的弓箭,身上根本沒有甲冑可言。

    正因如此,王任他們這一路上幾乎都被奉爲天神的使者,而王任也總是以上天之子派出的使者身份自居。

    儘管很多人並不相信他們,可他們的厚甲利刃與火槍火炮卻告訴了所有接見過他們的城邦之主,他們並不屬於這塊土地。

    “神諭者,我們即將抵達瑪雅潘,希望庫哈阿伽(城主)們會接納你們,接受神的神諭。”

    正當王任與孟洵等人交流時,一名祭司打扮的人走到了王任他們身旁,嘗試與他們交流。

    儘管已經在沿海城邦學習了接近半年,可王任一行人中也只能看懂、聽懂玉家人的大概意思。

    他們用學習來的語言點頭給出迴應:“你可以放心,我們的到來是爲了拯救你們,將已經到來的災難給化解。”

    王任的話,得到了祭司感激的眼神,而他們口中所謂的災難,是王任來到這塊大陸後才發現的問題。

    玉家雖然已經進入城邦時代,並有大大小小上百個城邦,人口數百萬。

    但這一切的一切,卻是建立在一種薄弱的農業基礎之上。

    玉家和中原不同,他們並非生存在大河流域,而是崛起在貧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熱帶雨林之中。

    熱帶雨林雖然雨水豐富,但大雨卻容易將土地的營養沖刷流逝,所以玉家人一直採用一種極原始的耕作法。

    他們先把樹木統統砍光,過一段時間乾燥以後,在雨季到來之前放火焚燬,以草木灰作肥料,覆蓋住貧瘠的雨林土壤。

    燒一次種一茬,其後要休耕一到三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長達六年,待草木長得比較茂盛之後再燒再種。

    他們的文明發展數千年,農業卻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也沒想過前往其它地區,因此面對逐漸增多的人口,農業與糧食的壓力開始越來越大。

    沒有新的辦法,人們只能繼續毀林開荒,同時把休耕時間儘量縮短,然而這樣一來,雨水更容易沖走肥沃的土壤,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玉米等作物的產量也跟着越來越少,作爲人口主體的農民食不果腹,社會狀況一落千丈。

    更爲嚴重的是,在神權政治的體制下,玉家王族和祭司將這種種“衰敗之象”都歸結爲神的不滿。

    他們更多地建神廟,更頻繁、更隆重地祈禱,期盼能借神力扭轉乾坤。

    當然,這樣做的結果是浪費了更多的人力和已十分貧乏的資源,直至陷入不可救藥的惡性循環。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玉家的城邦無疑會衰敗,而王任他們之所以能獲取玉家人的信任,不僅僅是因爲他們的武力強盛,而是他們有辦法解決一定的問題。

    正因如此,他們才被帶到了瑪雅潘,而現在的他們距離瑪雅潘已經不遠了。

    在與祭司的交流中,他們穿過一小段叢林,前方視野豁然開朗。

    他們來到了一處被人爲開拓的谷地中,映入眼簾的是茂盛的耕地。

    耕地裏種植着王任他們當初苦苦尋找的紅薯、玉米等作物,綠油油一片。

    在這作物之中,穿梭着許許多多的農民,男人們圍着纏腰布,女人們穿着像罩衫般寬鬆的衣服。

    他們好奇的向着王任他們打量,而祭司則是帶着王任他們穿過了這片耕地,來到了瑪雅潘的外圍。

    在瑪雅潘的外圍是許許多多的木屋,並來往着許許多多的農民。

    他們如耕地之中的同族一樣,好奇的打量着這些身上閃亮發光的人。

    越過他們那低矮的屋子,可見的是大後方的一座城邦。

    由於來到玉家區域已經快半年,所以王任對當地的情況十分瞭解。

    玉家人的城邦主要是出於聖神的目的而建造,同時成爲貿易和娛樂中心,居住在城邦裏的居民大都是官員、祭司、商人和工匠,平民則住在城邦外的小農場和村莊裏。

    粗略看去,瑪雅潘的人口應該在五到十萬左右,面積十分廣袤。

    王任他們在來到這裏後,並沒有人試圖收取他們的兵器,因爲現在的玉家人都認爲他們刀槍不入,是聖神派來凡間幫助他們的使者。

    雖然沒有收繳兵器,但派來監督他們的兵馬卻更多了,儘管他們的軍隊在王任等人面前還不如大明西南地區的盜寇。

    穿越了二里左右的村莊後,他們來到了瑪雅潘的門口,並在祭司的帶隊下走入其中。

    相比較城邦外居住的樸素平民,瑪雅潘內居住的貴族們就顯得有些奢靡了。

    瑪雅潘的面積並不小,它建有高七尺,厚五尺,周長十餘里的城牆,城牆外環立着丈許的木柵欄。

    整個城區的面積足有五六千畝,但卻因爲不太合理的設計,導致數千多棟建築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據祭司的介紹,在當年的奇琴伊察城邦陷落之後,擁有“羽蛇神”頭銜的託爾特克國王率領尤卡坦貴族建立了新城瑪雅潘,並劃分了領地。

    當他離開之後,貴族們推舉科科姆家族的首領爲城市統治者。

    科科姆家族主政的瑪雅潘通過武力控制周邊城市,軟禁了尤卡坦的許多貴族首領,建立起強大的城市同盟。

    走在城市裏,許多小型神祠顯得十分顯眼,而它們的存在加重了城內的擁擠。

    哪怕是貴族們居住的地方,也顯得十分擁擠,以至於他們不得不在城中幹道擁擠的看着明軍到來。

    他們大多佩戴着用小塊玉石和貝殼串成的珠寶,以及用五彩羽毛編成的髮飾,以此來彰顯他們的身份。

    有的人還會佩戴金項鏈、金腰牌等各類裝飾品,讓整個城池顯得更爲繁華。

    他們的這一切,王任他們都在其它的城邦看過,因此並不感冒。

    在祭司率領下,他們穿過了擁擠的居民區,來到了分隔了城內的禮儀區域。

    在這裏,由石塊壘砌起來的四角高塔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道路兩旁林立的戰士們也警惕盯着王任他們一行人。

    這座高塔便是神廟,也是科科姆家族接見王任他們這羣所謂神使的地方。

    “您只能帶兩個人上去。”

    來到神廟的階梯前,祭司謙卑的對王任交代,王任則是不假思索的選擇了孟洵和洪保,同時知會了隨行的副千戶,一旦他們出現什麼事情,立馬帶兵救援。

    儘管瑪雅潘有上萬男丁,但就憑他們簡陋的裝備,王任有自信率領這幾百弟兄輕鬆突圍。

    得到了迴應過後,王任與孟洵、洪保跟着祭司走上了臺階,一步步向着神廟的高處走去。

    當他們來到神廟門口的時候,很輕易的便看到了坐在其中,佩戴着許多金玉飾品的各城邦城主,以及坐在主位,等待他們的科科姆家族城主。

    “各位庫哈阿伽,這三位就是神諭者。”

    祭司帶着王任三人走入神廟後,便主動介紹了他們的身份。

    在這裏的數十位城邦城主並不認識王任他們,看向他們的眼神充滿了懷疑。

    見他們懷疑,王任走上前將祭司腰間的石刀取出,朝着自己的胸口便捅去。

    這一幕驚嚇到了所有人,然而當石刀被甲冑擋住的時候,所有的城邦城主紛紛瞪大了眼睛,科科姆家族的城主也坐不住了。

    “我們來自天朝,天朝的主人是天子,也就是天的兒子。”

    王任用蹩腳的玉家語介紹着大明,同時說道:“我們掌握了火山的力量,還有各種金屬的力量。”

    “天子翻閱了書籍,得知你們的存在後,派我來與你們交流,並解決你們當下的問題。”

    王任的話半真半假,起碼當下玉家的情況,朱高煦是一點不知道的。

    “我並非刀槍不入,只是身上穿着用神技製作的鎧甲。”

    王任一邊說,一邊掀開了自己的甲冑,露出了皮膚,同時也拔出了腰間的腰刀,將石刀丟在地上後一刀劈下。

    瞬間,打磨薄弱的石刀被劈成兩半,而王任將腰刀歸鞘,繼續與衆人說道:

    “我們有六百多人,但只是先遣隊,天子會在幾年後派出天軍,他們的力量足以蕩平所有城邦,但我們不會這麼做。”

    “我們來的目的,是解救伱們,不讓你們繼續被天災所驅趕。”

    王任說着說着,也開始解釋起了玉家人的糧食產量爲什麼越來越少,雨季越來越短的原因。

    玉家人在選擇居住地區時,忽視了農業的生產條件,所處的土地不肥沃,加上身處熱帶雨林,大雨沖刷導致耕地營養不足,地力不肥,所以不僅不適宜種穀物、稻米,甚至產量也會越來越低。

    這樣的環境,註定了他們無法解決數以十萬計的人口的飲食問題,必然對社會形成一種危機。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面對長年累月的缺糧,難免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爲了根本解決這一難題,可能決策者作出新的選擇,到新的世界去開闢新天地,從而導致了瑪雅人的大遷移,由於人去樓空,造成瑪雅人居住地區的衰敗。

    要想改變這個問題,要麼一口氣遷徙去適合居住的地方,要麼就是用接受王任他們的辦法,學習漚肥、建設水庫與糧倉。

    除此之外,各農莊和城邦之間只能依靠人力運送糧食,這樣的效率太低,可以學習天朝的技術建造板車來更輕鬆運送糧食。

    此外,他們居住的這塊區域,按照天朝的“史料”記載,每隔二百餘年便會發生乾旱。

    這種嚴重的乾旱,來的非常突然,往往沒有預兆就襲擊了玉家人所居住的地區,讓他們措手不及,只能逃離城市,留下一片片廢墟。

    除了這些,他們的生活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而王任他們與日後到來的天軍,便是來解決這些問題的。

    “你們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科科姆家族的首領阿茶詢問王任,王任聞言看向洪保,可洪保搖了搖頭:“我們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或許只有我們的太子殿下才能解決。”

    “太子?”阿茶疑惑,他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太子就是天子的兒子,也就是上天的孫子。”王任口無遮攔的解釋,聽得洪保一陣汗顏。

    “他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嗎?”

    阿茶與一些城主眼前一亮,洪保生怕王任吹牛,因此走上前搖頭道:“我們不敢保證,因爲即便是我們,也不一定可以對抗上天。”

    “可你們的庫哈阿伽不是天神的孩子嗎?”阿茶露出不滿的表情,洪保卻雙手一攤:

    “上天的意思是讓這塊地區遭遇大旱,而天子並不希望大旱降臨。”

    “至於天子沒辦法解決上天的意思,這是十分正常的,難道您的孩子就完全聽從您的話嗎?”

    洪保的話讓諸多城主紛紛點頭,阿茶聞言沉默了片刻後才繼續道:“我們應該怎麼做?”

    “我們會幫助你們。”洪保解釋道:“您既然是所有城邦舉薦的庫哈阿伽,那我們便選擇你來統治這片區域,對抗天災。”

    “我們會教導你們如何儲存糧食,如何儲存水,以及如何製作土化肥,以此來增加糧食的產量。”

    “除了這些,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我們都會傳授給你們。”

    “不過在傳授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向南邊和北邊探索,這許多你們的人護送,並幫我們與他們交流。”

    洪保說罷,阿茶皺眉道:“可他們是我們的敵人。”

    他自然知道洪保說的是誰,但阿茶並不希望強大這些對手。

    “在天子看來,你們都是他的子民。”洪保雙手一攤,隨後等待阿茶的答案。

    阿茶聞言,只能在沉默過後選擇了點頭。

    “我們可以幫你們,但他們信不信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

    見阿茶同意,洪保也作揖道:

    “那請您召集所有城邦製作東西的工人,讓他們來瑪雅潘學習抵抗天災的技術。”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再西邊和東邊的海邊修建城邦,以此來求得天子的賜福。”

    畢竟是與宗教城邦打交道,洪保說話自然也是神神叨叨的。

    之所以他要修建兩個城邦,並非是爲了官場,而是爲了保護自己。

    利用玉家人的力量收集原材料,然後製作成火藥。

    這麼一來,只要在沿海,艦隊可以施展的地方,那便沒有任何勢力能對他們造成威脅。

    “可以!”阿茶點頭同意,同時對祭司和所有城主開口道:“我們要配合神諭者,從他們那裏學來天神的技術。”

    “對!”衆人心裏高興,沒想到自己還能學到天神的技術。

    “這個甲冑也是天神的技術嗎?”

    城主之中有人開始詢問,而這也引起了諸多城主的好奇。

    瑪雅潘及其周邊的城邦,毫無疑問是一個好戰的軍國主義城邦聯盟。

    他們常常襲擊不屬於聯盟的其它城邦和部落,掠奪他們的物資和奴役他們的人口。

    因此甲冑的出現,毫無疑問替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一旦他們擁有了這些東西,他們都不敢想自己會變得多麼強大。

    “當然!”洪保笑着點頭,但同時又補充道:

    “不過這項技術我們沒有帶來,需要等到天朝的隊伍抵達才能傳授你們。”

    見他這麼說,各城邦城主都笑了起來,阿茶雖然也在笑,他心裏更多的是警惕。

    只是在他看來這並不要緊,只要他們能學到技術,屆時完全可以再驅逐這羣所謂的神諭者。

    至於甲冑的技術,他不相信這羣神諭者真的沒帶來,只是暫時還不想交給他們罷了。

    但沒事,他會想辦法把這些技術弄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