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哈達嶺之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北城二千字數:6501更新時間:24/06/26 14:16:48
    “果然要撤軍了,太好了……”

    “狗韃子,呸!”

    “滾吧!”

    與朱高煦猜想的一樣,自上午攻城失敗後,雞西堡便沒有再遭遇一次進攻。

    尤其到了黃昏後,哈達嶺山上的張純也派人下山稟告,說是兀良哈營壘之中的烏齊葉特部兵馬開始撤退,一下子就撤走了近萬人。

    隨着盟友的撤退,兀良哈三部只剩下了兀良哈一部,因此他們的營壘也開始往後方移動,許多牛羊被往西趕去。

    兀良哈人移營十里,基本超過了哈達嶺瞭望臺能看到的最遠距離。

    這些種種信息,似乎都在透露着兀良哈即將撤退的消息。

    見此情況,明軍也發泄般的站在城頭,對那一隊隊撤走的兀良哈人謾罵。

    “真的撤退了嗎……”

    站在門樓處,林粟與亦失哈、王義等人都覺得這消息來的有些虛幻。

    站在他們身前的朱高煦,更是眉頭緊皺,似乎覺得兀良哈人撤退的太及時了。

    轉過身朝門樓內走去,朱高煦邊走邊吩咐道:“他們只是退營,還不是撤軍。”

    “交代好諸部,都給我好好巡夜,不要試圖偷懶。”

    “只有熬過這最後一晚,我們才能知道這兵災是不是真的退去。”

    “是!”聽着朱高煦的話,三將紛紛挺起胸膛應下。

    很快,他們將朱高煦的軍令傳達到了雞西堡城內所有人耳中,並且派人上哈達嶺山通知了張純。

    對於朱高煦的軍令,張純並沒有因爲兀良哈的動向而鬆懈,反而是讓人備足了檑木,直到木臺再也無法放下才停止砍伐。

    張純的舉動都在朱高煦眼裏,因爲他可以清楚看到哈達嶺山上不斷倒下的樹木。

    太陽落入西陲,雞西堡開始點燃篝火與火把。

    這一夜,朱高煦躺在城樓內的幾塊木板上休息,城中兵卒也是如此。

    所有人都不想折騰,只是在備足守城的檑木和滾石、沸水後就紛紛躺下,再也不想動彈。

    不止是他們,就連那兩千多名扈從也是能躺則躺,都在尋求安逸。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很快夜幕便籠罩大地,雞西堡的兵卒們除了能聽到松花江的江水聲,剩下的就是哈達嶺山上的一些自然之聲。

    哈達嶺的山頂,張純讓所有人熄滅了火把,以防胡兵摸黑,以火光來判斷己方人數。

    由於營養不良,許多女真人都患有夜盲症。

    相比較下,渤海軍的二百兵卒則是被朱高煦養的膀大腰圓。

    在月光下,他們坐在木臺中臨時敲出來的椅子上。

    還有的,則是坐在了樹木的枝幹上。

    他們藉助月光來監視四周,這樣的行爲在後世十分困難,但在六百多年前的這個時代,月光足夠給他們提供明亮。

    “嗚…嗚…嗚……”

    山林中,被女真人稱爲夜貓子的斑頭鵂鶹站在大樹枝幹上低沉叫着。

    山風吹拂,一棵棵大樹發出“沙沙”的響聲,聽着這些聲音,渤海軍的兵卒們四下打量,卻是一個人影也沒有發現,只能聽見陣陣風聲和野獸走過時發出的迴音。

    沒有火光的山林,使人感覺那些充滿野性的花草樹木,都化作了兇猛的野獸,正在暗處窺視着你。

    這寂靜、幽暗的林中透露出一種異樣的氣氛,顯得陰森恐怖。

    “嗷…嗷……”

    忽的,怪叫聲從遠方隱約傳來,嚇人一跳的同時,卻又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令人毛骨悚然。

    只是這樣的情況,駐守哈達嶺的渤海軍兵卒已經體驗過許多次,雖然心中還是有些發毛,但總歸不至於怯場。

    “這還要打嗎?”

    “不知道,應該是不打了。”

    “那我們沒殺人,能入吉林籍嗎?”

    “得看渤海汗了……”

    土道之上,一些女真人聚在一起討論着自己一行人有沒有獲得吉林籍的可能,由於不知道王的意思是什麼,他們將朱高煦稱爲汗。

    如他們這些聚集起來的人並不少,哪怕是渤海軍的弟兄,也圍在張純周圍,與他牢騷道:

    “這一戰,俺們這六百來人就獲了幾十個首級,怕是沒有軍功分。”

    “應該有,只是不如城裏的兄弟多。”張純對身旁的百戶官安慰着,同時也嘆氣道:

    “軍功日後有機會拿,可若是丟了性命就壞事了。”

    “你們只看到那城裏的兄弟拿軍功,不曾記得他們的死傷。”

    “說不定死傷的那些兄弟裏,有許多還是你們的熟面孔。”

    張純一開口,衆人便紛紛閉上了嘴。

    沒有人覺得他說錯了,畢竟軍功再好,也得有命拿才行。

    似乎是被張純這話說的有些緊張,衆人也不再討論軍功的事情,而是轉而討論起了城中瑣事。

    “這胡兵退了以後,城裏應該開始繼續屯墾了吧。”

    “今年不知道會不會修建房屋,去年說了今年修,只是當下被這事情耽誤了。”

    “修了好啊,聽說俺們也有機會享受那火道,日後在屋裏不用挨凍了。”

    “這天殺的胡兵,若是耽擱了新屋的修建,俺非得活劈了他們不可。”

    衆人暢聊瑣事,越聊越起勁,時間也越聊越推後,漸漸的聊天的人開始變少,最後大部分都休息去了,只剩下了守夜的兵卒和扈從。

    時間流逝,很快就來到了子時。

    在衆人未察覺時,脫魯忽察兒率領千餘探馬赤軍和兩千扈從往南邊繞道,來到了一處山坳之中。

    黑夜裏,所有人都看不清各自的面孔,脫魯忽察兒轉身看了下身後的探馬赤軍,他們的甲冑盡數由扈從揹負,此刻只穿着了胸甲。

    “一個時辰,爬上山頂,繞道從側邊偷襲明軍,半個時辰後哈剌兀汗會爲我們吸引明軍注意。”

    脫魯忽察兒對身邊的幾個百戶吩咐着,隨後開始帶隊爬山。

    漆黑的原始山林中,古樹藤蔓繁多,時不時就能在行走之間被樹根絆倒。

    饒是如此,這哈達嶺也沒有攔住脫魯忽察兒,他們緩緩往山上爬去,雖然速度很慢,但始終在前進。

    大約半個時辰過去,他們終於抵達了山頂,而這裏距離明軍哈達嶺西坡的木臺還有七八裏路。

    “先休息,等哈剌兀汗進攻。”

    脫魯忽察兒累得夠嗆,氣喘吁吁的說着,身後的探馬赤軍也紛紛坐在地上休息。

    時間一點點過去,大約過了一刻鍾左右,兀良哈大營火光大盛,一條‘火龍’從營壘之中走出。

    起先由於距離太遠,張純他們並未發現,直到他們走向哈達嶺數裏後,才有人發現了那舉着火把趕來的隊伍。

    “嗶嗶——”

    “胡兵出營了,傳報殿下!”

    木哨聲此起彼伏的響起,驚醒了正在睡夢中的張純。

    倉惶醒來,張純眯着眼睛,疲憊的聽了會四周的叫喊聲後才猛然驚醒,忽的就從木臺上站了起來:

    “備戰!點亮火光,射火箭!”

    在他的喊叫中,蹲守在樹上的許多兵卒立馬點燃火箭,朝着前方的林子射出去。

    坡下的密林被浸滿火油的火箭點燃了部分乾草,由於剛剛開春不久,乾草數量並不算多,只能勉強讓人看到林中景象。

    幸好林中無人,這讓所有人鬆了一口氣。

    “備檑木和滾水,通知殿下備戰!”

    確認無人後,張純下意識將胡兵進攻的方向放到了山下的雞西堡上,他吩咐着兩名聽得懂官話的扈從去山下通知,自己則是在山上備足檑木和滾水。

    即便他並不認爲胡兵會進攻西坡,但他也覺得有備無患。

    同時,山下的明軍也聽到了哈達嶺上密集的哨聲,朱高煦從睡夢中被亦失哈叫醒。

    得知了山上情況的他,當即就召集了一千扈從和五百兵卒。

    扈從們揹負甲冑,兵卒們輕裝等待,只要哈達嶺傳來消息,他們都可以迅速轉換,亦或者在雞西堡守城,亦或者上山馳援。

    不止是他們,許多扈從和兵卒都被叫醒,雞西堡內人影晃動,燈火通明。

    “他們的人果然還有不少……”

    一二裏外,黑夜之中的松花江北,哈剌兀正帶着百來騎兵在黑夜中觀摩雞西堡。

    他們沒敢照明,因爲害怕暴露目標。

    倒是雞西堡不得不照明,因此他們可以看到在馬道上來回奔走的人影。

    哈剌兀不是應該慶幸,還是應該悔恨。

    倘若他知道吉林城有這麼多兵馬,那他是萬萬不會來攻打吉林城的。

    只是眼下說什麼都晚了,死傷數千人的他不能空手回去,想到這裏他轉頭看向了哈達嶺上的火光。

    能否拿下吉林城,就看是否能攻下哈達嶺了。

    只要哈達嶺被攻下,他們就可以開闢道路,走哈達嶺來繞過雞西堡,長驅直入吉林城。

    哪怕雞西堡明軍撤退回援也沒用,吉林灣有上萬人,這點哈剌兀已經通過俘虜的口中知道了。

    眼下剛剛開春,吉林城內糧草必然不濟。

    只要拿下雞西堡,隨後留兵駐守,他完全可以一邊抵禦來援的明軍,一邊圍困吉林城。

    朱高煦挺不了太久,只要吉林城一破,自己就能帶着城中工匠渡江,往江北從容撤退。

    念頭之間,哈剌兀死死盯着哈達嶺西坡,而此時他麾下的近萬部衆已經抵達騎馬了哈達嶺坡下。

    在張純以爲他們會繼續往前,前去進攻雞西堡的時候,他們卻停下了腳步,翻身下馬,往哈達嶺山上涌來。

    那上萬火光朝自己涌來時,張純只覺得毛骨悚然,下意識便抓住身邊人:“去!去山下求援,就說胡兵大舉進攻哈達嶺!”

    “是!”被嚇得不輕的不止是張純,而是在場的所有人。

    得了軍令,那小旗官連滾帶爬的帶人往下山跑去,張純也拔出腰間長刀:“備戰!”

    頂着蒼白的臉色,緊張的身心,哈達嶺上六百人開始備戰,扈從站在了檑木旁邊,他們的旁邊還站着保護他們的持械明軍。

    明軍在他們的幫助下穿甲,待甲冑具全,他們也開始準備聽從號令,隨時拋下檑木。

    夜幕中,被吵醒的鳥羣飛出山林,見此情景,等待許久的脫魯忽察兒也下令全軍動身。

    他們一路往哈達嶺明軍摸去,一路上不知道驚起多少飛鳥。

    起先是因爲距離太遠,明軍看不到,等明軍看到時,山下的胡兵也已經上了山,此刻四散上山攀爬。

    “拋!”

    一聲軍令下,四百扈從開始聯手拋出一個個重達數十斤的檑木。

    檑木順着山坡往下砸去,一時間被砸傷砸死者無數,但更多的則是僥倖躲過,鉚足了勁往上爬。

    情況危急之時,朱高煦沒等到張純的步塘,就已經看到了火光大盛的哈達嶺。

    有傅友德和馮勝教導的他,僅憑火光就得知了胡兵的主攻方向,因此立馬對身後的王義吩咐:“帶城外準備的兵卒上山,胡兵在攻山!”

    “是!”聽到張純駐守的哈達嶺被攻,王義片刻不敢耽誤的轉身離開。

    瞧着他離開,亦失哈也擔憂道:“張純是王義看着長大的,王義會不會擔心誤事?”

    “胡兵的數量太多,即便擔心誤事也沒用。”朱高煦面色凝重,但還是對身邊的一名百戶官吩咐道:

    “你隨王義前去,抵達後將胡兵的數量傳回來告訴我,尤其是甲兵的數量。”

    “末將領命!”百戶官作揖應下,轉身隨王義而去。

    朱高煦見狀也看向亦失哈:“城中還有六百渤海軍的兄弟,讓他們去餵食軍馬。”

    “殿下您……”亦失哈似乎猜到了朱高煦的想法,對此朱高煦也不隱瞞:

    “若是哈達嶺岌岌可危,那我只有帶兵出城,襲擾哈剌兀營壘。”

    “他但凡回軍,我便帶人往北邊去,屆時雞西堡命林粟留守,你帶人回吉林城駕船南下,準備隨時接應我們。”

    比起兀良哈,朱高煦多了一樣具有機動性的隊伍,那就是吉林城的水師。

    儘管水師的八門火炮已經被卸下,沒有進攻陸地的能力,但用它們來救援還是種不錯的選擇。

    “奴婢知道了,殿下您保重。”

    亦失哈自知沒有勸阻朱高煦的份量,因此只能盡自己的最大力來保證朱高煦可以突圍而出。

    作揖過後,他吩咐人返回吉林城,將戰船開拔到雞西堡。

    這一來一去,雞西堡內的守軍只剩下了五百等待出發的騎兵和二百步卒,以及兩千多女真扈從。

    “殺!!”

    哈達嶺上,面對如海浪般打來的胡兵,張純等人努力維持的防線終究被打破。

    幾十步的緩坡被鋪滿了人,檑木已經無法將他們全部解決,始終有人爬上了木臺。

    “都是普通的胡兵,不要畏懼!”

    張純看着穿着獸皮甲上陣的胡兵,心中閃過了一絲輕鬆,對四周吩咐的同時,他也識趣的坐鎮軍中,而不是親力親爲的上陣搏殺。

    說到底,他只有十五歲,而且他也並非朱高煦那樣的猛將,與胡兵搏殺的事情,他上去只能拖累四周兵卒。

    二百渤海軍與四百扈從開始居高臨下的使用長槍和檑木守城。

    被朱高煦有意派人挖掘出來的六尺土坎成爲了一道低矮的城牆。

    站在木臺上的明軍肆意射殺、刺殺着胡兵,扈從們也儘量拋出檑木。

    戰事僵持在了這一道防線上,但事情卻很快迎來了轉機。

    大量胡兵的死亡讓其餘攻山的胡兵開始止步不前,甚至有人摻雜在攻山隊伍中渾水摸魚。

    對此,指揮大軍的探馬赤軍千戶也怒不可遏:“敢後退的人,全家充作奴隸!”

    他這句話讓許多渾水摸魚的胡兵不敢再耽擱,紛紛硬着頭皮往上衝去。

    交手一刻鍾,倒下的胡兵幾近千人,張純等人幾欲脫力。

    “嗶嗶——”

    忽的,西邊傳來了急促的木哨聲,張純立馬反應過來:“壞事了,胡虜從西邊摸上來了!”

    張純臉色慘白,可他已經無能爲力,六百人抵擋萬人攻山已經是強弩之末,現在再無人手抽調往西邊。

    “千戶!”恰逢此時下山步塘來到張純身旁激動彙報:“千戶,王千戶已經帶領五百兄弟和一千扈從上山,他請您再堅持一刻鍾!”

    “守!”聽到步塘的話,張純咬牙說出這個字,四周的兵卒聽到這消息也咬着牙做好了硬頂的準備。

    交手之間,許多手中無力的兵卒被胡兵拽下木臺,沒入胡兵之中,多處中刀而死。

    戰事與軍功來了,可並非是他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

    西邊的防線率先崩潰,脫魯忽察兒所率的甲兵穿甲攻入了西邊的防線,明軍節節敗退。

    防線衝出了一個口子,衆多胡兵紛紛沿着西邊無人防守的木臺登上土道,開始與明軍在林中鏖戰。

    王義帶兵抵達了山頂,卻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一千扈從幫助明軍穿甲,五百明軍上陣鏖戰,扈從們也持着短兵跟着衝了上去。

    黑夜裏,林中火光衝起,殺聲漫天。

    朱高煦穿戴兩重甲冑,坐在了雞西堡的城門前,旁邊的赤驩已經被披上馬甲,不安的踢着地面。

    在他們一人一馬身前,五百整裝待發的精騎緊張握住了手中的長槍。

    不多時,林粟沉默着從隊伍後方走出,甲片聲簌簌作響。

    他走到朱高煦面前,不用開口朱高煦就知道了他想說什麼,因此起身抓住了赤驩的馬繮。

    不過這時林粟卻一同抓住了馬繮,凝重的看向朱高煦:“殿下,讓我帶弟兄們去吧!”

    “呵……”朱高煦輕笑:“我去,我有把握突圍,你有嗎?”

    “……”林粟沉默了,他個人武藝並不算好,連南京城的武章一和王儉都比不上,更何談與朱高煦相比。

    “放心,有赤驩在,況且胡兵大軍都在攻山,這是一個好機會。”

    安撫了林粟,朱高煦抓住了馬繮,回頭看道:“弟兄們!”

    他拔出插在地上的丈六鐵槍,牽着赤驩往城門走去的同時,也背對着所有人喊道:“走!我帶你們殺韃子去!”

    沒有過多言語,五百精騎抓住了馬繮,林粟也強忍着情緒命人拉起千斤閘,將城門打開。

    “大汗,南人好像開城門了。”

    城外,隱藏在黑夜裏的哈剌兀聽到了身旁人的提醒,他仔細看去,果然看到了被打開的雞西堡城門。

    “不好!”看着城門打開,哈剌兀心中一緊。

    現在軍中營壘是什麼情況,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除了一千留守胡兵外,就只有他手中的四百甲兵。

    如果明軍出兵,並且派出的還是精騎,那他們就完了。

    “讓脫魯忽察兒臺吉帶本部三千人回營!”哈剌兀一邊調轉馬頭,一邊冷靜下令。

    “可是,哈達嶺就快攻下了……”旁邊的千戶不忍,但哈剌兀只是看了哈達嶺一眼:“他們守不住的。”

    與哈剌兀所說一般,失去了木臺的防線後,明軍確實守不住哈達嶺了。

    沒有地利的優勢,他們節節敗退,而哈剌兀也調轉馬頭帶兵返回營壘。

    不過在離開前,他還是看了一眼雞西堡的城門。

    距離太遠,他看不太清,可饒是如此,他還是看到了一個模糊的人影牽着馬從城內甬道中走出。

    “走,殺韃子去!”

    “一羣娘賊,宰了他頭領拿來領功!”

    “看誰殺的多!”

    “哈哈……”

    雞西堡甬道中,牽着軍馬走出的渤海軍跟在朱高煦與赤驩身後,而這一幕被哈剌兀盡收眼底。

    “吉林城有這麼多甲騎?!”哈剌兀心裏一驚,但還是跟沒發生一樣的帶着兵馬埋頭往營壘撤去。

    不多時,山上的脫魯忽察兒也接到了哈剌兀的軍令,對此他沒有任何異議,在接令的第一時間便要撤回營壘。

    下山時,他看到了雞西堡方向點着火把往營壘趕去的明軍。

    由於距離太遠,加上明軍牽馬步行,因此他並未看清明軍是甲騎,並對此輕嗤:“不過數百人,哈剌兀也太小題大做了。”

    雖然不滿,可脫魯忽察兒依舊按照哈剌兀的吩咐撤回營壘,畢竟眼下營壘之中還有涉及全軍的牛羊。

    一旦這些牲畜沒了,他們連撤回兀良哈禿城的希望都很渺茫。

    沒有任何耽擱的舉動,脫魯忽察兒帶着脫甲的探馬赤軍與負甲的扈從開始撤退。

    他這三千人撤走後,張純與王義的壓力大減。

    此刻的他們還不知道是朱高煦以身做餌,只是奮勇道:

    “弟兄們!胡兵甲兵銳減,繼續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