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六百年後的百姓如何?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大道無奇字數:2029更新時間:24/06/26 14:14:49
“天意在朱棣,而不在朱允炆?”
朱元璋捕捉到了關鍵詞所在,他詫異地看向陸鳴:
“爲何如此說?”
陸鳴的話成功激起了朱元璋和觀衆們的興趣,尤其是觀衆們,從一開場,就眼睜睜看着朱元璋一次次飽受壓抑的他們,早就恨不得讓朱元璋也看些,後世之強了!
“陸鳴,快,快告訴洪武大帝,大明的強盛吧!”
“就是啊陸鳴,不要讓洪武大帝再苦下去了!”
“哈哈哈,我已經開始燃起來了,大明朝可是最有骨氣的朝代,沒有之一!”
觀衆們全神貫注地盯着節目,與此同時,陸鳴說道:
“因爲朱棣爲後世,創造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完全不是朱允炆可以比擬的!”
“朱允炆已經用他的實力,向歷史證明了,他無法成爲聖君。”
“但是朱棣不同,自古成大事者,從來不會將命運交給他人!
所以,他拿起了戰刀,通過靖難之役,登臨大寶,開創了一段屬於大明的傳奇!”
“開創?”
朱元璋不解:“咱老四,開創了什麼?”
陸鳴回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棣繼位之後,將國度遷到了燕城,且五次親征漠北,捍衛大明邊境!
他本人,更是死在了第五次征伐漠北的歸途。”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眼眸驟然蹭亮道:“咱的老四,竟有如此聖君之風?”
“沒錯,永樂大帝在位期間,南征安南,北定漠北,派出鄭和六下西洋,修建出了古今第一奇書:永樂大典!
除此之外,他還將大明朝的疆土,擴張了足足一倍有餘,是我們華夏歷史上,唯一一位,封狼居胥的帝王!”
陸鳴話音落下,古今鏡像陡然一變,出現了朱棣率領大明朝最精銳的“三千營”、“神機營”、“五軍營”,雄視斡難河畔的盛景!
他們軍容嚴整,各個威嚴肅穆,臉上殺氣騰騰,威風赫赫,整個漠北草原,都因爲他們的到來,而黯然失色。
而在隊伍的正前方,一杆“明”字大旗,直插在斡難河畔之上!
旗幟邊上,一身戰鎧的永樂大帝,傲然騎於馬上,雄視更爲遼闊的北方。
“呵呵,當年霍去病,就是殺到了狼居胥山吧?”
聽到狼居胥山幾個字,鏡像之前的朱元璋,眉頭瞬間一跳,眼裏滿是期待。
“沒錯,再往北走,我們也就殺到狼居胥山了。”
漢王朱高煦回道。
朱棣手握明皇之劍,眼裏瞬間滿是憧憬,笑道:
“五百年來,打到此處的,也只有我了!”
“咱要你們,也追隨朕,殺到狼居胥山!
咱要你們,和朕一起,馬踏連營,封狼居胥!
咱要你們,爲我們的子孫後代,開萬事之基業!”
話罷,朱棣揮劍向前,明軍浩蕩開拔,直奔阿魯臺而去。
朱元璋看着這樣一支軍隊,心中喜不自勝道:
“好!好!沒想到咱的老四,居然還培養出了這樣一支軍隊,比起他還是燕王的時候長進不少!”
“斡難河畔,狼居胥山……”
朱元璋不斷重複這兩個地點,他對這些地方並不陌生,甚至也曾想要打過去!
只不過當時的中原,已經無力再承擔勞師遠徵的損耗,這才不得不作廢。
否則的話,那些驕兵悍將,可還有的是用武之地!
不過想到這裏時,他猛地意識到了一點:
“可是這五徵漠北,必然損耗巨大!
大明剛經歷了元末之亂,又經歷了靖難之役,還有能力,五徵漠北嗎?”
朱元璋還是率先考慮起了大明的民生社稷!
顯然,這位洪武大帝,真正做到了事事以百姓爲先。
然而,陸鳴卻並不打算在五徵漠北的事情上贅述。
但是,他必須巧妙地轉移這個話題,心中思緒飛快,表面依然沉穩道:
“嗯,不過殺到斡難河畔,只是他璀璨功績中的一點,光是一個永樂大典,都足矣讓他成爲,明朝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帝!”
“那百姓如何?”
朱元璋始終對百姓念念不忘。
陸鳴想了想,最終還是說道:
“百姓雖然頗爲艱難,但是,大明在整個永樂時期,都迎來了一個十分穩定的發展時期!
戰場一直發生在境外,雖然對國庫損耗巨大,但好在,陛下您還有一個好孫子!”
“誰?!”
朱元璋頓時喜上眉梢,朱允炆已經讓他丟盡了顏面,如果真能有個孫子,能爲他爭口氣的話,那必然是件好事。
陸鳴緊跟着說道:“明仁宗——朱高熾!”
“他雖然在位僅有一年時間,但監國時間長達七年,是朱棣和百姓堅實的後盾,也就是他的存在,才讓朱棣可以放心地對外征戰。”
“在此期間,他一直在戰爭和民生之間斡旋,選賢舉能,任用賢臣治國,將戰爭對老百姓的損耗降到了最低,也爲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所以,先祖大可放心,朱棣雖然征伐頗多,但百姓還沒有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而在之後,他們也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大治之世。”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朱元璋這才徹底放下心來:“看來是咱小瞧了老四,小瞧了朱高枳!”
“在元末和靖難之後,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非但沒有重蹈隋末的覆轍,反而爲盛世打下了基礎,咱有如此子孫,還有什麼好愁的?!”
話罷,朱元璋突然像是釋懷了,一隻手拉着陸鳴,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返回了應天大殿,一邊走,一邊說道:
“後世走,跟咱喝酒去!”
“咱今日,要和你談盡古今之事,尤其是未來之事,咱要知道你們未來的百姓,究竟如何,到底如何!”
在應天殿門口,朱元璋猛地停了下來,肅然說道:
“這一次,咱要知道,六百年後的百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