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漢子雲字數:2211更新時間:24/06/26 14:05:39
    八月下旬,涼州漢陽郡郡治冀縣。

    正準備對隴西用兵,進而獲得大片馬場的曹操,此時也收到了從長安發來的急報。

    “奉孝,朱桓收復秭歸,兵進巫縣。”

    “對此,你怎麼看?”

    曹操眼眸微眯,若有所思。

    郭嘉略一沉思,直接答道:“看樣子,劉備是準備對益州用兵了。”

    “哦?”

    曹操遲疑道:“可急報上說,揚州成德、合肥方向,兵馬調動頻頻。”

    “這會不會是張明的聲東擊西之策?故意誘導我們,以爲是想要對益州用兵,實則是趁我西征,奪取壽春?”

    壽春位置重要。

    倘若壽春再失,劉備向西可和宛城對汝南形成合圍,向北可以直插兗州,切斷他和青徐之間的聯繫,向東也能攻取徐州。

    哪怕是曹操也不得不承認,他和劉備,至少在徐州這片土地上的名聲,可謂天壤之別。

    所以不管怎麼看,劉備下一步的計劃,都像是要對付他,這也容不得他不謹慎對待。

    郭嘉自然清楚曹操的擔憂,但他還是堅持道:“此次張明必是想要奪取益州。”

    “至於成德、合肥的調動,不過虛張聲勢,這也正是張明高明的地方。”

    “看似隱蔽,實際上那兵馬調動的消息,不出意外就是張明刻意泄露的,至於用計對象,自然不是主公,而是益州劉璋。”

    “劉璋稱帝,主公,袁紹,劉備三方皆發檄文聲討。”

    “但這個時間,真正能夠對益州用兵的,就只有劉備。”

    “他自詡襄陽朝廷才是大漢正統,於情於理,他都必須出兵伐蜀!”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他有些被郭嘉說動。

    不過……

    曹操還是有些擔憂,忍不住道:“可壽春不容有失,張明詭計多端,萬一,我是說萬一。”

    “萬一他兵分兩路,又爲之奈何?”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若當真擔心,我有一計,可確保張明無心壽春。”

    “快快道來!”

    曹操大喜,連忙讓郭嘉獻計。

    郭嘉也不囉嗦,直言道:“此計很簡單,讓於禁領兵三萬屯向縣,讓徐晃領兵三萬進慎縣,再加上樂進壽春的三萬人馬,互成犄角,足以防禦。”

    “最重要的是,這次調動,一定要讓益州方面知曉。”

    “那時,益州放鬆警惕,還怕張明不全力伐蜀?”

    “益州天險,等劉備陷入益州,主公徹底平定涼州後,便可揮師南下直取漢中!”

    “到時候,說不定連益州,主公都能分一杯羹。”

    曹操眼眸明亮,撫掌大笑。

    “妙!”

    “就這麼辦!”

    解除後顧之憂,曹操對平定涼州信心更足。

    畢竟馬騰和韓遂兩人早早入朝,如今西涼只剩下候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八部,以及作亂不休的羌胡。

    但這些人都是各自爲戰,面對這羣烏合之衆,曹操計劃最遲後年,就要徹底鎮壓各部,鞏固自己的大後方。

    至於益州,以益州的險峻,沒有個三年五載,怕是很難奪取。

    說不定,張明還會在益州,嚐到失敗的滋味。

    曹操如是想到。

    和曹操同樣想法的人,還有袁紹。

    他差不多也是在八月底的時候,接到鄴城發來的報告,講述了荊州方面收復秭歸、巫縣兩城,且在合肥頻繁調兵遣將的消息。

    此時袁紹已經出塞,戰事順暢,已經打到了雲中郡的成樂縣。

    屢戰屢勝,打得鮮卑找不到北之下,袁紹的心情也是十分舒暢。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回顧郭圖,逢紀道:“看來劉備是打算對曹阿瞞用兵了啊!”

    “也好!”

    “叫他們打去吧,怪就怪,曹阿瞞偏偏這個時候西征。”

    郭圖輕撫鬍鬚,眼眸深邃。

    他沉吟片刻,而後緩緩道出自己的見解:“主公,劉備之動向,看似北伐,實乃聲東擊西之妙計。”

    “曹軍精銳,壽春城堅,因此愚以爲,合肥兵馬,虛張聲勢也。”

    “荊州之舉,乃真伐益州之地也。”

    話音剛落,逢紀眉宇間透露着銳利,接過話頭:“主公,郭圖所言不實。”

    “今劉備之謀,分明是欲雙管齊下。”

    “不管是北伐還是西征,皆在曹操和劉璋一念之間。”

    “但不管其與曹操作戰,還是西征益州,都非爲上計。”

    “曹操實力強勁,益州號稱天險,不論如何,劉備短時間內,都無法獲勝。”

    郭圖目光如炬,不屑道:“雙管齊下?逢紀你真是張口就來啊。”

    “你!”

    逢紀大怒,就要反駁。

    眼見二人又要爭吵,袁紹連忙打圓場道:“好了二位,不管劉備如何用兵,當務之急,咱們都是需要先平定鮮卑之亂。”

    “育延如今正在雲中集結,分明是想要和我軍決戰。”

    “二位與其去想劉備的動向,不如考慮考慮,接下來這一仗,該怎麼打。”

    “要知道,友若那邊,可是已經在昌黎站穩腳跟了,咱們這邊也不能落後呀。”

    “等收拾完鮮卑,徹底平定雁門四郡,說不定還能將得勝之師,南下中原!”

    郭圖和逢紀聞言,紛紛拱手讚道:“主公英明!”

    隨後,郭圖看了一眼逢紀,逢紀看了一眼郭圖,兩人又開始了新一輪,關於下一戰用兵之策的激烈討論。

    不過袁紹這裏畢竟就兩個謀士,再激烈也可控。

    但同一時間的益州成都,在朝堂之上,卻已經爭吵得不可開交了。

    坐在龍椅上的劉璋愁眉苦臉,看着下面脣槍舌劍的大臣們,想勸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勸。

    代表益州本地的黃權,聲色俱厲。

    “薄曹一職,憑什麼讓你東州士人擔任?”

    牛亶不慌不忙,笑道:“憑什麼?就憑這一次,身陷敵營的,都是我東州士人這一點!”

    “呵呵,敗軍之將,也敢言勇?”

    黃權冷笑連連,眼看益州系佔了上風,蒯越連忙出列道:“非也非也,吳班、李嚴,皆有才能,不過中了敵人奸計。”

    “如今鎮守魚復的,不已經換成你黃權手下的劉璝了嗎?”

    “這薄曹一職,你又怎麼好意思索要?”

    人羣中,有一文士眉頭緊鎖。

    大敵當前,這些人不思商議拒敵之策,竟然爲了一個薄曹的位置爭得不可開交。

    然而他剛欲說話,卻被身旁一個個子極矮的人給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