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印度人民,你們的福報來了!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大羅羅字數:2491更新時間:24/07/18 19:46:53
諸卿,朕在東土時就熟知印度自有國情在彼,印度講究的是王侯將相,皆有種乎!貴賤尊卑,全靠投胎!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今生受苦,來世福報,就是印度人所信仰之教也!歐陽國王,汝國曾與統御印度之大夏(巴克特裏亞)爲一體,當知印度之國情,朕之所言然否?”
絕域亞歷山大里亞城內,一座希臘風格的大殿之內,大漢天子劉協正在和一羣來自東土大漢的“黃老爺們”大談印度的國情。他之所以要和底下人說這些,當然是爲了“大漢黃老爺”和印度賤民能在不久的將來愉快相處,同時也是爲了避免進入印度這片神奇土地的“漢人黃老爺”的子孫後代被印度人同化——印度這個地方對於“黃老爺”來說,簡直就是天堂啊!
歷史上,在相信伊斯蘭教的黃老爺之前進去當黃老爺的希臘人、波斯人、大月氏人、帕提亞人、白匈奴人都給化的渣都沒了,估計都融合進了高貴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種姓了。哪怕是伊斯蘭黃老爺去了以後,也搞起了種姓制,算是入鄉隨俗了。
而大宛國曾經兩度和印度處於一個宗主統御之下,一次是臣服於印度-巴克特裏亞王國,一次則臣服大月氏,也就是現在的貴霜帝國。再加上大宛國一直在吃東西方貿易線上的紅利,對於各國的情況都比較瞭解。許多大宛國的希臘世家如今還有親戚在印度呢!
“皇帝陛下說得很對,”歐陽尼斯老爺子連連點頭,笑着道,“皇帝陛下真是無所不知啊!印度那邊的確講究出身,不僅王侯將相都有種,連販夫走卒也是有種的,什麼種的人就幹什麼職業,是不可以逾越的。另外,高低貴賤之間也不能通婚,高種只和高種通婚,賤種只和賤種通婚,同樣是規矩森嚴。”
劉協補充道:“高低種姓之間不通婚可以保持低種人口的數量,而且也可以讓高種人口增長別太多畢竟當人上人的終究是少數。
另外,印度的高種人、低種人的確不是一個種,長得都不一樣。高種人通常膚白貌美,他們的祖先都是波斯、河中一帶打進印度去的。而低種人,則是印度的土著!”
他看了看大堂上跪坐着的東土大漢“黃老爺”的代表,什麼田豐、審配、沮鵠、辛評、辛毗、荀諶、郭圖、崔琰、閻柔、鮮于銀都是冀州、豫州、兗州、青州、幽州“黃老爺”中的頭面人物,代表着幾千家在東土大漢作威作福的“黃老爺”。
雖然這些蟲豸在東漢不怎麼幹人事兒,但是到了印度他們必須變本加厲不幹人事兒,才能對得上印度當地“黃老爺”的道德標準。
如果他們還和在東土大漢一樣,印度的“黃老爺”非把他們當成東土大漢來的“黃巾賊”不可。
劉協嚴肅地道:“雖然印度的王侯將相皆有種乎,還有他們投胎轉世的規則都和咱們不一樣,但你們到了印度之後,也得入鄉隨俗。”
入鄉隨俗?一羣東土大漢的“黃老爺”就是眼前一亮——這個印度的“俗”聽上去好的很啊!
劉協接着又用命令的語氣道:“你們切記,不得將《漢禮》用之於印度之人,不得強行在印度傳播仙道,更不得給予皈依仙道的印度低種賤民以高種人的地位”
一羣“黃老爺”心說:仙帝爺,你放心,我們最懂怎麼維持衣冠門第了怎麼可能把《漢禮》用於印度人?禮不下庶人啊!還讓皈依仙道的印度人當高種人哪有這樣的好事?在東土大漢咱們都不會讓熟讀儒家經典的寒門士子當士族,何況寒門也是有“門”的,可不是賤民!
劉協這個“道德聖人”還在努力教一羣“黃老爺”怎麼當老爺,他說:“你們和你們的子孫一定要牢牢記住,你們和伱們的子孫後代,和印度其他的高種人一樣,都是從外面打進印度當人上人的。”
這事兒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能忘記嗎?一羣黃老爺心說:我們都是著史、讀史的,還有“譜學”祖祖輩輩幹的那點風光事,我們能吹幾千年!
劉協又教手下這幫“黃老爺”道:“所以朕建議你們和印度的高種貴姓合作,和他們一起聯手刮印度低種人。你們千萬別打算在印度搞什麼四民平等、限田均田”
就這?
一羣“黃老爺”心道:不就是外來士族和本地士族聯手分肥嗎?這種事情過去那些年咱們在東土大漢就遇到過。還什麼四民平等、限田均田,咱們在東土大漢就煩這個!
“你們要在印度搞分封制!”劉協終於進入大家夥感興趣的正題了,“諸位一定都知道西周是怎麼封建的吧?朕的意思是,咱們就照着西周封建的辦法,在印度搞一個層層封建,先封五個大國,顯奕、顯甫、顯思和袁睿各拿一個,還有一個歸朕,由大漢朝廷委派校尉或都護來治理。”
劉協的意思是在印度建立五個“諸夏國家”,四個“姓袁”,一個作爲大漢朝廷的海外領地——殖民地嘛!當然得有“大漢印度貿易公司”的地盤了。
這塊地盤必須得在海邊上,最好就在日後的孟買、果阿一帶圈塊地。
這樣日後大漢的商品就能通過這塊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斷輸入大印度市場。
當然了,劉協也不是要把印度一分爲五,印度那麼大一塊次大陸,想要完全吃下來,沒有個幾百年是不現實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印度境內一定還會存在大量的婆羅門教土邦。
“在五大國之中,還要冊封一批小王,以分領五大國之地,並輔佐四大王和朝廷委派的校尉、都護,”劉協接着又說,“這批小王可以是歸順大漢的印度當地諸侯,也可以是在座的諸位!”
這可不錯啊!在座的“黃老爺們”一下都來精神了。
小王也是王啊!
哪怕只有幾個縣的封地,也能子子孫孫作威作福了!
“小王之下,再封公、侯、伯、子、男五級爵位,”劉協繼續說,“每一級爵位,都可以領有一定的土地人口,依照《漢禮.諸侯》的規定,可以層層封建,也可以由王公直轄低級的子爵和男爵。”
這下可是雨露均沾了!
跟隨袁家的,還劉協預備安排進入印度的黃老爺加一起最多也就一萬餘家五大國、十幾個或幾十個小國,再加上不計其數的公、侯、伯、子男這可都能安排上了!
“朕還想從印度的四個袁姓大王當中選出一個王當印度的衆王之王這個衆王之王可以終身任職,但不能將王位傳給子孫,死後還得重新由印四大王和五大國中的小王共同推選一個新的衆王之王。而這個衆王之王,類似於春秋時期是諸侯盟長,可以率領諸王之軍討伐不臣,也可以調和諸王之間的矛盾。”
劉協最後又說起了“選王”制。
這個選出來的“王”,當然沒有世襲的王那麼神聖而有權威,實際上就是個諸侯盟主,是很不利於集權的。但也有好處,選王可以照顧大部分封建主的利益。如果這個國家是外來封建主壓迫本地賤民的軍事共和制國家,那麼選王肯定是比較合適的。
在劉協的印象中,有着“悠久民主”傳統的歐洲,就曾經存在過不少“選王”國。這些“選王”國無一例外,都有着強大的封建諸侯,王權受到制約,很難建立集權,在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後,一個個就都給幹碎了
“顯奕,”劉協說完了“選王”制,就微笑着問袁熙,“你覺得朕的這些主張如何?這第一任印度的衆王之王朕覺得你很合適啊!”